关于端午节的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文章300字


关于端午节的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文章300字

文章插图
1、有一种习俗 , 生长在灵魂处 , 任岁月迁移 , 依然不改当初的模样 , 因为那里有父母的身影印在了儿时记忆的深处在最温暖的时光 。
2、站在岁月的明媚 , 轻拈着光阴的命脉 , 淡着绚丽的色彩 , 在盛夏焦灼的静待中 , 一束比夏更浓的情 , 执意演绎着一场足够的精彩、热烈的来了 , 洒泼着浓浓情怀 , 端午节 。我知道 , 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 , 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 ,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 , 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 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 , 寻找一个答案 。
3、端午的由来 , 有着许许多多不朽的传说 , 有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 忠贞之士伍之胥 , 到东汉之女曹娥 , 都在民间流传着 。
4、而生在北方关中大地的人们 , 端午节才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的开始 。黄瞪瞪亮莹莹的油菜堆集在场上 , 菜角里包裹的里黝黝的小珍珠散落在场间满眼乌黑 , 在太阳的照耀下黝亮黝亮 。成熟的小麦低着沉甸旬的麦穗 , 在微风的摇曳中翻滚的着金色麦浪 , 来来往往的人们 , 戴着一顶顶黄色的草帽 , 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间 , 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 , 有的挥舞着银镰 , 生龙活虎 , 热火朝天 , 成片熟透小麦齐刷刷在闪闪的刀刃下躺倒在地上 , 金灿灿的麦穗映衬着人们欢欣的笑脸上 。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随收割机后面 , 有的在田间地头等着满仓而归的收割机 , 满脸的灰尘和汗水也掩盖不住欢欣鼓舞丰收的喜悦 , 赤铜色脸上平日里的愁绪也被褐黄色的麦香淡化 , 浅露出灿烂的笑意 。
5、每逢佳节倍思亲 , 岁岁年年端午情 。今天又逢端午 , 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朴素的思想 , 一缕纯洁的情愫 , 一种浓浓的情意 , 仿佛又见父亲踩着露水的草地 , 在我家坡坎上割艾草的背影 , 母亲打半夜起来熬油羔、做香包、做花花绳的身影 , 我又闻了艾香 , 又想到那甜甜酥脆的油糕 。
6、阵阵油糕鸡蛋香 , 艾叶插门廊 , 花花绳拴避邪魔 , 香包熏香飘 。小时候家里穷 , 根本没有钱去买米做棕子 , 但到了端午节 , 母亲总会用她自己的方式叫我们过好节日 , 她会提前用红、黄、兰、黑、白等色的线合拧在一起 , 母亲说这是花花绳 , 能保佑避邪、尤其是避蛇 , 蛇见了手上、脚上缠着花花绿绿的花花绳都会离得远远的 。一般都还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就系在我们的手碗脚碗处 , 在衣服的袖窝处缝挂上亲手做的香包〈我们叫熏火虫〉 , 母亲说戴上它能防止蚊虫叮咬 , 香包的香料都是母亲亲自选的小茴香、大香及上年的艾香等香料 , 然后碾碎再缝在香包里 , 那淡淡的清香 , 沁人心脾、弥久留香 , 像从未走远 。并在节前的晚上就和好了做油糕的面 , 备好黑糖、青红丝 , 等我们起来时 , 热腾腾的油糕 , 一碗香味四溢的合包鸡蛋汤就做好了 , 那种飘着葱花、香菜的蛋汤 , 至今想起来都让人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