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使用权有哪些法律规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土地的使用权有哪些法律规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文章插图
我国土地是以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因此土地使用权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双重属性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土地使用权又归属于国家,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包括国家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人的取得方式主要是通过出让、租赁、转让、互换和赠与等方式取得 。土地使用权是所有权人对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同时也是国家对土地使用权人行使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我国土地制度采用的是使用权原则和所有权原则相结合的原则 。
1.依法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
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 。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国有划拨土地上建盖建筑物是必须通过取得土地权来实现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是从法律上确定了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而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是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来确定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具体的土地使用权法律关系的一种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不得以招拍挂形式进行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出让合同中明确划分划拨土地使用权期间的,只能通过签订有偿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确,并且必须在成交后由受让人支付一定比例的转让价款 。如果不能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划拨地块使用者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确定划拨地块使用者 。
2.土地使用权人有权依法对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经营,并对国有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
土地使用权人对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经营,是依法对其合法所有的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活动,并对国有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条则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有偿取得和使用宅基地、自留山等集体组织未利用的土地使用权 。”土地管理法第2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让土地使用权,已经出让的应当收回;已经入市、流转的应当转让 。”我国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制度,即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同时国有土地所有权通过招拍挂等形式流转取得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必须要经过登记取得并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因此可以说国家对国有耕地及其上的农用地、林地实施有偿使用 。
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时自动续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出让最低年限为70年;租赁最低年限为50年;出让最高年限为70年 。需要延续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最高法院公报2014年9月30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职工家庭成员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居民家庭使用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是按照约定或者法定程序可以继续使用的除外 。”物权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土地使用年限届满,业主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申请续期;对逾期不申请续期的,依法处理 。”本条规定的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问题或买卖问题之意 。
4.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
【土地的使用权有哪些法律规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出让合同是出让人向国家有偿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对使用该建设用地所取得经济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款)提供担保的书面合同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出让人必须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他人、转让或者赠与他人 。转让和赠与他人的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领取有关批文 。出让人未按照本约约定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他人的,应当与受让人重新签订出让合同,并补交土地出让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