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商家营销人设带货违规有什么处罚?怎么避免?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 规范商家经营行为 , 抖音将对营销人设带货行为进行治理 , 为此制定了抖音「虚假宣传:营销人设带货」实施细则 , 详细规则内容可通过下文查看!
一、什么是“营销人设带货”?
创作者通过发布不实信息、剧情演绎、摆拍、炒作、过度夸大等内容或方式 , 塑造自己具备某种人设形象 , 并通过放大账号人物形象设定(简称“人设”)相关的特征 , 引起消费者信任、同情、争议等情绪 , 通过博眼球炒作达到商业化营销宣传目的 。
二、“营销人设带货”违规类型
创作者在平台营销人设带货违规行为 ,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抖音商家营销人设带货违规有什么处罚?怎么避免?】(1)创作者虚构社会专业身份 , 实际并不具备该类真实身份的情况:
创作者虚构仿冒自己是某种社会专业机构/职业/资质身份 , 并以这类身份为账号进行背书 , 以达到商业化营销目的 , 实际创作者并不具备这类真实社会身份的 。
常见的虚构社会专业身份: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公职人员、新闻媒体从业者、教师/教育机构从业人员、医生/医学专家、律师、心理咨询师、鉴宝专家、金融从业者、宗教人士等 。
(2)创作者塑造账号虚假人设 , 以达到商业化营销目的的情况:
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摆拍炒作、虚假宣传等方式 , 塑造账号主体/出镜主体人设形象 , 并通过人设吸引消费者眼球、博取消费者信任、同情或讨论 , 最终实现商业化营销目的 。 实际创作者宣传的内容 , 并不具备真实性 。
常见的虚构账号人设:包括但不限于炫富人设、公益助农人设、偏远地区农村人设、爱心救助人设等 。
(3)创作者过度强化营销人设特征 , 以达到商业化营销目的的情况:
创作者通过夸张演绎、夸大描述、过度宣传等方式 , 对账号主体/出镜主体的经历、人设、形象等进行过度营销 , 通过强化人设特征 , 博取消费者信任、同情或讨论 , 最终实现商业化营销目的 。
常见的过度营销人设:包括但不限于疾病人设、残障人设、老年人形象、贫困人设、悲惨生活人设等 。
三、平台如何判定“营销人设带货”?
平台通过系统排查、运营人工排查、消费者投诉、举报等各种渠道 , 对创作者行为进行审核认定:
创作者通过个人昵称、简介 , 宣传账号主体/出镜主体虚构虚假的人设形象、或者过度宣传人设的 。
创作者通过账号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内容 , 包括但不限于内容标题、脚本话术、画面场景、评论互动、私信内容等 , 宣传账号主体/出镜主体虚构虚假的人设形象、或者过度宣传人设的 。
其他存在宣传账号主体/出镜主体虚构虚假的人设形象、或者过度宣传人设 , 并引起消费者投诉举报、或媒体舆情的 。
以上判定不限于电商内容 , 作者通过非电商短视频、直播宣传人设形象的也将在判定范围内 。
四、创作者“营销人设带货”会受到什么处理?
创作者出现上述营销人设带货的行为 , 经平台核实后 , 将根据情节对创作者进行处理:
平台将采取公示警告、限期整改、扣除信用分、限制添加商品、限制商品推广范围、限制佣金账期、限制商业化广告投放权限、限制商品分享功能及权限、关联账号处理及平台认为必要的其他处理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