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220所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二 )


(四)新起点高品质,推进新校高位发展行动,全面建设百所优质新校 。根据规划,近三年有100所新校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新校将占到全市普通中小学的10%左右,这些新校能不能办优、办强,直接影响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 。坚持校舍建设、设施配备、师资配置等一体化推进,按照集约用地、适度超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优化并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建设设施一流的精品新校 。同时,采取提前一年遴选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优秀校长“一长多校”等措施,推动新校在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下高起点、高水平办学,办成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
(五)抓示范促引领,推进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全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 。我市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优质初中相对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是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我们将坚持改革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采取调整完善中考指标生政策,推进全环境育人改革实验,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选聘校长,推进初中学校与优质普通高中、高校合作办学等措施,打造一批初中强校,带动周边小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切实缓解择校难题,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
(六)强学科塑品牌,推进特色高中创建行动,全面提供优质多元选择 。普通高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段 。我们将坚持以特色多样为发展方向,深化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以特色学科培育为抓手,系统构建特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和特色学校文化,并在自主招生、师资建设、设备配置、收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20所普通高中打造成特色高中,并通过“强基计划”落实等措施,为普通高中学生进入优质高校创造更多机会 。
(七)提效益促均衡,推进优质资源扩容行动,全面缩小校际教育差距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提供多元教育选择,是满足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关键举措 。我们将以改革促发展,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教育服务 。一方面,持续深化联盟办园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跨区域联盟办园模式,推动优质教育集团跨区域吸纳乡村学校,加强项目合作和捆绑式评价,强化集团化办学保障,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办学质量共提 。到2024年,全市幼儿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薄弱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推出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示范性联盟和教育集团 。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鼓励支持各区(市)在人才引进相对密集区域建设一批国际元素突出、教学质量优良的国际化学校,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 。
(八)建平台聚资源,推进智慧教育赋能行动,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是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坚持以新技术培育教育新动能,以建成智慧教育示范区为目标,采取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丰富优质微课资源供给、提供公益性网络化教学服务等措施,提升“互联网+”教育治理和信息化教学支撑保障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共享,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
(九)抓队伍强投入,推进强师兴教保障行动,全面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发展优质教育,优质师资是关键,教育投入是基础 。师资方面,我们将健全高素质教师队伍配备、培养机制,建立以在校在籍就读学生数量为依据适时核定编制的教师补充机制,研究制定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的政策,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制定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经费方面,我们将健全基础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分年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更好地保障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