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220所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8月23日上午,青岛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市教育局组织起草,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正式印发的《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下一步,我市将如何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220所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文章图片

【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220所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幼有优育、学有优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但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教育纳入了全面优化公共服务的首要内容,提出“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市教育局组织起草《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印发,是未来三年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我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的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培育推出一批家门口好学校(幼儿园)、优质教育集团和教育强镇,各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具体推进十大攻坚行动:(一)保供给强配套,推进学位充足供给行动,全面保障就近入学需求 。受生育、户籍政策变化和城镇化推进等多项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学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们将重点加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等功能区,城乡接合部新建居住区和教育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区域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加快实施市南区、李沧区、即墨区等区域校(园)舍改造,加快推进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220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6万个,更好地满足就近入学需求 。
(二)补短板促公平,推进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品质 。青岛教育要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各区(市)教育必须强起来,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上率先取得突破 。我们将坚持城乡一体、聚力突破,实施乡村幼儿园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三个项目,完成150所农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全面推进省、市、县教育强镇筑基试点,补齐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短板;通过建设改造、学生分流等形式,解决城区中小学面积不足的难题 。到2024年,让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城区学校更加均衡,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
(三)扩公办促普惠,推进幼有优育突破行动,全面促进普惠优质发展 。实现幼有优育,主要是解决好上公办园、优质园的问题 。我们将坚持优质普惠发展方向,把新建的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举办公办幼儿园,对公办学位紧张的区域采取举办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回购回租民办园等措施,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确保到2024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8%,优质园占比达到80%,让更多幼儿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