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拜把子”的为啥那么多?现在咋没人拜把子了?( 三 )


一提过去,一些人大讲过去人实在,真诚,其实现在的人是也很好的,就是都精明了,干傻事的少了,比如男留辫子,女人缠足,穿长袍,作揖磕头!当时多时尚?真好吗?方便吗?
相信社会,相信人类,一定是越发展越好,会保留优点,传承精翠,人类越来越精明,越发达!更幸福!
好像不是 。现在也应有拜把子的,只是比先前少了 。
简单来说,先前的人们更重感情,情谊,现在的人更重金钱 。“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与人的“情”越来越淡了,社会大环境使之然 。
改革开放几十年,物质的确丰富了,可是社会风气越来越越缺少“社会主义精神”了,人情淡了 。钱,比之前值钱了,人人爱钱,与钱有感情,与钱结友拜把子 。
我就是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 。亲眼所见了拜把子的经历和一切过程 。那时,因为受到一些古代人物的影响,比如说,张飞,程咬金等等的古代英雄,桃园结义的种种事迹 。给我们也受到了一点启发 。在1983年 。我和10来个玩得要好的兄弟 。瞒着家人,上演了一场桃园结义的景象 。有模有样 。立下字据 。有福同享,有难同帮,把当字改为帮字 。意为,有难同帮,不能同当 。那时确实不图名利,只图情义 。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虽然拜把子的那几个兄弟都还在 。但比起以前已经变味了 。很少相互问寒问暖 。把利益看得重于泰山 。把人情看得比水还淡 。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虽然有事,大家还能团圆相聚 。但没有往日的热闹情怀 。
往日情怀,今非所比 。现在拜把子求利益而谋利益 。没有实际意义 。有钱你就是兄弟 。没钱你啥都不是 。所以,现在没有人拜把子 。就是这个原因 。
拜把子是旧社会留的封建行为,毛主席领导闹革命,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毛主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走到一起的 。所以毛主席时代没有这一封建行为 。
只能说现在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
要说拜把子,就得从拜把子的老前辈刘关张说起 。那时候,刘备关羽张飞,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红枣的,一个卖肉的,为了完成出人头地的大事业,结拜为异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三个人都是社会底层,要钱没钱(相对于招兵买马,最有钱的张飞的全部财富也明显杯水车薪),要关系没关系 。只能报团取暖,互相帮助 。
后来事业有了发展,能力同样不俗的赵云,诸葛亮等人也加入他们的事业,但是,他们就不再结拜了,只以主公和军师相称 。为什么呢?这时候的刘备已经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
拜把子的老祖宗都这样,现在又怎能免俗?以前大家都穷,要互相帮助,同进同退,共同面对困难,才能度过难关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了,而且,都急着挣钱,贫富差距也拉开了,
有难容易同当,有福难同享,结拜的人自然就少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