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翻译( 二 )


为相第五年 , 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缴纳课税 , 僧侣免除赋役 , 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 , 损害了国库收入 , 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 。唐武宗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 。五月又令天下诸郡各留一寺 , 寺分三等 , 上寺二十人 , 中寺十人 , 下寺五人 。八月 , 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包括天下寺四千六百余所 , 私建的兰若僧居四万所 。
拆下来的寺院材料用来修缮政府廨驿 , 金银佛像上交国库 , 铁像用来铸造农器 , 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 。没收寺院吞并的良田数万顷 , 奴婢十五万人 。僧尼迫令还俗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 , 还释放了供寺院奴役驱使的良人百姓达五十万以上!
大唐朝廷从这次废佛政策中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物、土地和大批纳税户 , 农户 。大唐国力为之一振 , 气象一新 , 大有再度回到盛唐的趋势 。可惜 , 第二年唐武宗就因病去世 , 继位的糖宣宗很快废除了灭佛令 , 还将李德裕一贬再贬 。
三年中 , 从宰相外放为节度使 , 再贬为东都留守、潮州司马 , 最后被贬谪岭南 , 做小小的崖州司户参军 , 而此时 , 李德裕已经六十二岁高龄 , 岭南的烟瘴湿热很快摧垮了他的身体 , 到任的当年便一病不起 , 未几便与世长辞了 。
全诗赏析这首《谪岭南道中作》便是写于前往崖州的路途之中 , 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 。了解了李德裕的生平 , 也就明白了他在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之后 , 在眼看就要再度中兴大唐之时 , 却忽然间被斩断了一切理想 , 在这贬谪的路途上 , 他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心境?让我们逐句来看看吧 。
岭水争分路转迷 , 桄榔椰叶暗蛮溪 。
首联 , 还是以山水景物下笔的开篇布局 , 在他贬谪行进的途中 , 看到岭南的重峦叠嶂 , 山路崎岖盘旋 , 行人很难辨别方向而迷路 , 溪流交错奔流 , 支差甚多 , 想顺着水流找到方向也难 。“争”字用得极妙 , 不但让描述的景物瞬间活了起来 , 也点明了“路转迷”的原因 。大唐的政局又再度路转迷 , 不也是因为一个“争”字么?
接着又进一步描述山中的景物 , 桄榔树 , 椰树布满水边山间 , 郁郁葱葱 , 层林叠翠 , 一副标准的岭南画卷 。而一个“暗”字 , 也是一语双关 , 既是指溪流在密集的树荫下显得阴暗 , 也是在指大唐的朝局也是在一群争权夺利的人遮蔽下变得晦暗了 。
这一联看似在写景 , 实则已经寄情于景 , 迷失因“争”而起 , 遮蔽造成阴“暗” , 这不正和眼下的大唐一样么?刚刚才出现的中兴景象 , 转瞬就化为乌有了 。这叫人如何不惆怅啊?
愁冲毒雾逢蛇草 , 畏落沙虫避燕泥 。
有了开篇的惆怅意味 , 接下来的颔联 , 便着手写如何“愁”了 。害怕遭逢烟瘴毒雾 , 又担心遇到蛇虫毒草 , 更怕那种传说中能叮死人的沙虫 , 就连看见掉落在地燕子垒窝的泥都要避开 。这些东西都是对于岭南的可怕传说 , 在来之前 , 作者肯定也听人说起过甚至可能在路途中亲眼见到过 , 自然十分害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