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讲解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的意思( 二 )


6、采用了衬托的方法 。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 , 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 从而突出所咏的重点 。如:用绿衬托红 , 绿叶把红花衬托得更加鲜艳美丽 。
前两句的意象之间是正衬 , 衬托出一个萧瑟凄凉贫寒的景象 。后两句又是反衬 , 以动景狗叫反衬日暮黄昏的寂静 。
7、采用寓情于景 , 情景交融方法 。
这种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表现了荒凉 , 风寒 , 贫穷的景象 , 其实都是在渲染作者贬谪路途中的悲惨凄凉的心情和处境 , 也叫借景抒情 。
第三句写柴门狗叫 , 以荒郊野外狗狂叫体现作者处境的悲凄 , 实际写沦落天涯无处寄托的复杂心情 。
第四句 , 风雪夜归人 , 主人迎接客人 , 反客为主 , 作者又转为喜悦的心情 。
看似写景 , 实为写情 , 以哀景来表达乐情 。
全诗是一个画境 , 描写出一个“象” , 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 。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 , 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 , 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 , 来写主人的善美心灵 。旅途的艰难 , 仕途的坎坷 , 风雪严寒 , 世态炎凉 , 而在萧条的山庄 , 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 , 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 , 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
上述几种方法在诗词创作中经常运用 , 但手段方式都是为内容服务 , 为主题思想而服务的 。这就叫诗意蕴藉 , 意境隽永 , 含蓄有余 , 蓄而不露 , 比物以意 , 诗以言志 , 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