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赏析文/杜兴华一、原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讲解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的意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
二、作者介绍
刘长(zhǎng)卿(718年—790年) , 字文房 , 祖籍宣城 , 家居洛阳 。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儒客大家 。天宝年间 , 进士及第 。至德年间 , 授监察御史 , 迁长洲县尉 。大历年间 , 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 , 坐贬睦州司马 。刚直犯上 , 两度迁谪 。唐德宗建中年间 , 官终随州刺史 , 世称刘随州 。工于诗 , 长于五言 , 自称“五言长城” 。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
三、赏析
初一看 , 刘长卿这首五言绝句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 。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 , 日薄西山 , 苍山隐隐 , 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 , 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 。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 , 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 。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 , 天色漆黑 , 风雪交加 , 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 , 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 。“归”字用得很妙 , 有宾至如归之感 , 日暮途穷 , 继之以风雪 , 极尽旅途之苦 , 风雪中得入柴门 , 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 。
这首诗有以下几个写作特点:
1、写作次序由远及近 , 由近及人 , 由疏到密 。
通过对苍山 , 风雪 , 白屋 , 柴门 , 犬吠 , 风雪系列铺陈 , 表达旅人投宿的喜悦 , 层次分明 , 层层递进 , 点明主题 。短少的20个字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都交代的很清楚 。
2、采取白描手法 , 对色彩的描绘 , 用日暮 , 表达天快黑了 。苍山是指灰白色的山 。作者是在芙蓉山一带 , 因为下雪投宿 。而苍山应就是芙蓉山的一脉 , 这个芙蓉山在湖南宁乡 , 但也不一定是确指 , 或泛指苍白色的山 。
白屋 , 故言之是在风雪中隐约看到的茅屋 。风雪 , 当然是白色的 。
这些色调都显得苍白、淡远而萧瑟 。
3、声音描摹 , 赶路的呻吟声 , 犬叫声 , 风雪声 , 还有作者的呼唤声 , 主人家的迎客声 , 这些声音好几种都在诗外 , 仿佛听到似的 , 但隐又在诗中 , 属象外之象 。
4、有静有动 , 静动结合 , 以动写静 , 以静衬动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写静态的景象 。柴门闻犬吠 , 是动态的景物 , 风雪夜归人看似静 , 实则动 , 静中有动 。
5、虚实结合 , 虚实相生的方法 。
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 , 实境要在虚境的统驭下来加工 , 提炼取舍 , 虚实相生成为诗词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苍山为虚景 , 白屋为实景 , 柴门为实 , 犬吠为实 , 风雪为虚 , 归人为实 。景物为实 , 情感为虚 , 赋陈为实 , 起兴为虚 。相互映衬 , 渲染气氛 , 烘托感情思想 。
- 让真情自然流露(学生作文)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激动
- 黄历中亢金龙星宿是什么意思 亢金龙星宿
- 80后小哥哥打造500㎡中式民宿,步步皆景,令人心旷神怡
- 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微波炉
- 18×15米带全景落地窗的二层现代别墅,多套卧可做民宿
- 大学寝室“地府式”装修走红,宿管阿姨不敢查寝,胆小学生绕着走
- 慢生活|上海乡村民宿“不温不火”?崇明告诉你答案!
- 亿伽设计│酒店设计│SISTER CITY酒店:通过酒店住宿来体验城市
- 浙江一男子入住公司宿舍,本以为住套房,拉开窗帘一幕让他瘆得慌
- 11×11米带架空层的三层现代别墅,全套卫设计还可做民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