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亩产及效益 麦冬如何提高产量?( 三 )


麦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需求量很大,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本品功效为润肺、清心、泻热,那么怎么栽培麦冬才可以达到高产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麦冬高产栽培技巧 。
生长环境及土壤选择麦冬,喜温暖气候和较潮湿的环境,以疏松、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油沙土或夹沙土壤为好 。忌连作 。选好地后,深翻30cm,多次犁耙,锄细土块,做到疏松、细碎、平整 。开沟,行距12cm 。垂直切开土壤,深7.5cm,开沟后在沟内撒施腐熟堆肥,厚约1.5cm 。
麦冬喜温暖湿润气候,四川、浙江主产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6~17℃之间,平均年降水量在1
000毫升以上 。不宜强光照射,在强光下叶片发黄,生长发育受阻,但过于遮荫,植株徒长,生长发育不良 。也不宜连作 。采用分株繁殖 。
1.种子形态果:为浆果状,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肉质,每果有1~2粒种子 。种子球形,表面绿蓝色或黄褐色,基部有略突起的深褐色圆盖状种阜,顶端为一针尖状合点 。千粒重约31.5克 。
2.留种和种子培育:于果熟期9~10月份采收种子,当果实由绿变成蓝黑色并发软时采收,采下的果实泡在清水中,揉洗去果肉,漂净,捞起,稍晾干即可播种或作湿沙贮藏 。
3.种子繁殖方法:麦冬种子不耐贮藏,隔年种子丧失发芽力 。种子有低温休眠特性,作有性繁殖,种子应随采随播,或作湿砂藏埋于室外阴凉处窖内,至第二年2~3月取出播种,麦冬生产上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很少采用种子繁殖 。
4.分株繁殖方法:分株时剪根要适当,特别是剪根不宜过长或太短,否则会给麦冬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影响 。在麦冬收获时,选颜色深绿、健壮的植株,去掉泥砂,切下块根和须根,剪去叶尖和老根茎,拍松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去残留的老茎节,只留长约3~5毫米茎基,茎基部断面现出白色放射状花心,叶片不散开即可 。根茎不可保留过长,否则栽后会发生双重茎节,俗称“高脚苗”,块根少,产量低 。种苗要随剪随栽,若不能及时栽植,可把剪好的苗捆把,在水中浸泡一下,取出放阴凉处,周围培湿土,干时浇少量水,这样可保存数天 。
麦冬须根发达,种植地一定要施足基肥,深耕细耙 。四川栽麦冬一般不作畦,地整平即可 。
1、土地要求
麦冬以块茎入药,因此为了增强产量,适合栽培于肥沃、疏松、排水优良、潮湿的砂土地或壤土内栽培 。倘若土地粘性比较大的话,则会造成其发育生长不良,砂土地的保肥保水性比较差,容易造成流失肥水,倘若栽培于沙土地的话,则应增强肥水的管理 。而粘重土壤保肥保水性差,土壤太过粘重,会影响到其块茎的发育,产量比较低,因此栽培于粘性土地中应做好松土的工作 。
2、气温要求
要知道麦冬性喜潮湿温和的天气,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冬天可以在10度的条件下不会遭到冻害,但发育会受到抑制 。而在种植的时候最好选用海拔比较低、温和的地区,因为海拔高的地区,常年气温比较低,种植出的块茎少而小,品质也比较差 。
3、日照要求
麦冬性喜隐蔽的环境,不要长期接受阳光直射,在阳光直射下,其子叶会黄枯,发育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但在发育期间还需要一定的日照条件,倘若太过隐蔽的话,则植株容易出现徒长,不益于植株生长,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倘若日照不足的话,则种植出块茎小 。因此在块茎膨大的时候,必须要供给足够的日照条件,增进块茎结实、肥大 。
4、水分要求
【麦冬亩产及效益 麦冬如何提高产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