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1年8月25日讯)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 正在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 。 作为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和新一轮科技竞赛的制高点之一 ,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城市群AI企业集聚 , 引领产业发展
从城市群来看 ,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四大都市圈 。 据太和顾问相关数据显示 , 目前京津冀区域竞争力最强 , 长三角位列第二 , 珠三角第三 。
文章图片
AI相关企业分布(太和顾问)
从省市自治区来看 , 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从城市来看 , 北上广枷企业数量最多 , 产业链发展相对完善 。
人工智能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赛为智能、科大智能、海康威视、四维图新等 。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 ,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圈 , 占比分别为31.02% , 30.23%和26.39% 。
依托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 , 京津冀、长角洲和珠角洲地区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
一线城市产业链完善
太和顾问相关报告显示 , 目前北上广地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相对完善 , 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较多 。
从产业链来看 , 北京作为中国集聚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区域 , 具人工智能产业的链条已经比较完善 , 覆盖了整个产业链环节 , 且在产业链的重点细分领域均出现了行业龙头企业 。
其中 , 基础层中传感器的行业龙头京东方科技 , AI芯片的行业龙头中星微电子、寒武纪、地平线、四维图新等 , 云计算的百度云、金山云、世纪互联等 , 数据服务的百度数据众包、京东众智、数据堂等;
技术层的机器学习龙头百度IDL、京东DNN等 , 计算机视觉的商汤科技、旷购技等 , 自然语言处理的百度、搜狗、紫平方等 , 语音识别的出门问问、智齿科技等;
应用层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也涉及了各个领域 。 北京正在逐步形如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蛭态体系 。 此外 , 上海和广东地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也较为广泛 。
岗位体系差异较大
根据各人工智能企业岗位人才需求 , 可归纳为高级管理岗、高端技术岗、算法研究岗、应用开发岗、实际技能岗、产品经理岗等类型岗位 。
文章图片
其中技术岗位是重点关注的 , 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岗位体系差异较大 , 教培委研究团队的调研发现 , 不同运营模式的人工智能企业往往采取不同的技术岗位体系 , 目前企业主要有三种技术岗位体系:
1、研究型技术岗位体系:
探索级和前沿级的大型数字化企业通常设置算法研发类岗位和算法开发类岗位:算法研发类岗位负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探索与算法研发、优化等工作;算法开发类岗位则针对具体业务场景给出恰当的算法解决方案 。
2、新型技术岗位体系:
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 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多个业务场景 , 其技术岗位体系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团队和算法工程团队的结构 。 知识工程团队提供不同行业的业务数据并协助建立训练模型 , 算法研究团队结合应用场景进行算法适配 , 算法工程团队结合业务场景进行算法实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