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苏文纨、唐晓芙和孙柔嘉为什么都喜欢“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的方鸿渐?( 八 )


至于孙柔嘉,更像是一个普通适婚年龄女孩子的代表,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类似的女孩子 。一队人里,赵辛楣和方鸿渐都是适婚男子,赵的条件明显优于方,但是精明的孙柔嘉明显知道赵辛楣这种不是自己所能驾驭的,于是就选择了方鸿渐 。孙柔嘉爱方鸿渐吗,我感觉也仅仅是个喜欢的地步 。因为方鸿渐应该是她所能够得到的男人中综合条件最好的一个,而且开始的时候方鸿渐脾气很好 。等到结婚以后,孙柔嘉才发现方鸿渐原来是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男人,矛盾越来越多,最后方鸿渐因为民族立场,在工作问题上和孙柔嘉吵翻,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
钱钟书的《围城》其实就是一本写婚姻观的书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于书中三位女性:苏文纨,唐小芙,孙柔嘉是作者眼中三种有代表性的女性,作者借有方鸿渐这么一个人物,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女性的取舍,表达了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观念 。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比如现在人找对象要什么?是高学历吗?是博士吗?是显赫家庭吗?对一个有一定学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的人显然不是 。多数男人心目中喜欢的是那种唐小芙式的女子,学历不高,看上去单纯,清水芙蓉式的 。但作为过日子的妻子,还是要那种围着丈夫转的,和自己以及双方地位相当的,不一定非常漂亮,但温顺,性格柔和,较实际女子 。那个时代,钱钟书那一阶层的人,这就是他们的择偶标准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可能代表了和他一样的那一个价层人的思想 。
我刚开始在头条写问题时就写过关于《围城》的一些看法,那个号是:50245618O90 。我在那个问答里就写了钱钟书在三个女性人物的名子上,就暗含了他对人物命运的走向 。如苏文纨,唐小芙,孙柔嘉 。苏和唐都借助点金银行公子的口,也就是方鸿渐前小舅子的口,说出了苏和唐即酥和糖,一个易碎,一个易化,都不是理想伴侣 。而只有孙柔嘉即顺柔佳,是作妻子的材料,顺从,温柔的女子最好 。钱钟书对苏文纨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认为苏是那个年代一种女交际花性质的女子,高学历,显赫家庭,高龄难嫁,一边和方鸿渐谈,另一边又和赵辛楣调情 。所以钱钟书让方鸿渐和她“吻完”就结束,文纨即吻完 。而唐小芙是作者心目中欣赏的人,小芙即小芙蓉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样子很甜,所以是糖小芙,虽好,但易化 。唯有孙柔嘉是最好的,但嘉是假的谐音 。娶到手后,顺和柔都变成了假的 。所以城里的人想出去 。
方鸿渐和苏文纨相识于回国轮船上!由于都是海归,加上方颜值不错、家世不错、还有博士文凭(苏并不知道克莱登大学是假的)!苏文纨当然觉得在整艘船上只有她和方鸿渐可以聊得来!没想到方和性感的鲍小姐搞上了!苏一路上气坏了!下船以后,由于苏的剩女身份(即使当下,女博士都愁嫁!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她感觉还是方合适!但是,方从始到终也不喜欢苏,假男博士怎么hold住真女博士!
至于唐晓芙,的确是方的真爱!方作为一个准大叔!喜欢萝莉唐是肯定的!单纯善良聪明的唐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但是方在对苏的态度上犹豫不决,最终使他和唐都陷入被动!最后雨中的一幕说明方面对感情还不成熟,造成他失去唐的不是他少等那几分钟,而是他还没有给唐爱情的能力!
而孙柔嘉,其实方对她更多的是同情,爱护,谈不上感情!尤其是在三闾大学,这两个教学能力都不强的老师,都面临着学生的欺负,而方仗着年长,试图保护孙!最后,双双被算计!同病相怜才走到一起!对孙来说,方能力不强、但善良、对她也照顾,已经是她能找到的最好的归宿了!而对方,如同大多数男人一样,喜欢自己的自己不喜欢、自己喜欢的错过了、最后找一个差不多的结婚了!回到上海以后,由于方的失业,孙方矛盾大爆发,加上孙佣人的帮忙,方被打出家门!方失业加婚姻破裂,人生陷入低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