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该如何入手?( 二 )


侗寨里遍布客栈,侗族老妇人摆摊卖些农特产品,有干鱼,香肠,腊牛肉,油茶等 。很遗憾的是,我买回去的腊牛肉是猪肉做的,油茶应该是一种树叶做的 。我想,以后不会再在旅游景点买特产了 。留在侗寨的老人年龄都很大了,但看上去很健康,个个精神饱满,言辞清晰,令人羡慕 。
侗寨不大,中午吃了一歺不太满意的饭菜,下午三点多离开侗寨 。在侗寨即将从眼前消失时,读初三的儿子突然说,这个地方不错,以后可以再来 。问为什么,回答说喜欢这里的安静 。
这是一个AAA级景点,我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奇特的古建筑很有好感;但对这里因人而产生的氛围却有抱怨和困惑 。
说这段经历,是想说明什么是乡村的旅游资源 。是隽秀的山?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夜空的星星与虫鸣?奇特精致的建筑?编排好的节目?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很好的乡村旅游资源,都是与城市差异明显的东西 。但在我的心目中,有一样东西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当地的人心 。
其实,你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与城市有差异的好的东西都是乡村的旅游资源 。善解人意的客栈老板娘,做得一手好饭菜的歺馆老板,诚不欺人卖货的老人,多才多艺的当地工匠,可以说他们也是最好的旅游资源 。
所以说,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当地人的态度与技能问题,游客体验的大部分感觉来源于交流与沟通 。然后是如何利用与保留自然环境的问题,一片水面,一块田地,一片树木,稍加整理,都是资源,千万别弄成城里的公园与风光带的模样 。
我来说说曾经辅导过的两个案例 。
1.鸭三千的故事
国内的经济突飞猛进,唯有在都会区的民众无法体会到养鸭的乐趣,农村的产业可以考虑购入些小毛鸭,开放由客人认养,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认养后因为都会区住宅无法喂养,这样子就要寄养在农场了,(这里就可收入寄养与饲料两笔费用金额不大 。)
寄养后经营者利用各种通讯软件,固定日期以文字影片等与寄养者联系,(一种欢迎与非来不可的感觉),接着就是住宿餐饮活动土特产,.....的费用收入 。从小毛鸭到成鸭的全程收入有多少?
2.假日农夫
农场可以在闲置的土地开辟些小面积的农田,开放给喜爱种植的客人,收入租用的费用与日常的管理费(帮浇水施肥等),等到假日来后指导客人除草,,整理,,浇水施肥与其他的农业知识),现场供应住宿餐饮活动土特产贩售....) 。
系统规划设计和精心配套建设,达到能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自然观光、消费购物、农事体验、游乐活动、养生度假等多种服务的新型高效产业形态 。从旅游动机上看,大多数城市居民有回归自然、怀旧的心理,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意境体验;找准定位,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打造一处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色主题度假村
1、独特的活动对象
我国乡村地域广大辽阔,种类多样,加上受工业化影响较小,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特点,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 。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
2、分散的时空结构
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俗,且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 。因此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