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高鹗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你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有看的必要吗?

虽然高鹗后续四十回的写作在思想和艺术上与曹公的前八十回差距很大,但与同类续书比较起来还是高高在上,有必读的价值的 。
高鹗在后四十回里基本上按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红楼梦》里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 。如:黛玉之死,宝玉出家,迎春、惜春的不幸遭遇等等 。也沿着前八十回的脉络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 。
由于在思想上,高鹗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他不甘上层社会的彻底破败,也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怀有深沉的留恋和惋惜 。
所以在写作上,很多内容都与曹公的原来创意相违背 。当然,诗、词意境和写作艺术比起曹公来更是相差甚远 。
不管怎样,高鹗的后四十回还是被世人认可、接受了,也算是《红楼梦》较完整的一个续本吧,我认为还是有可读的价值的 。
要想《红楼梦》后续完美地逞现于世,永远也没有这个可能,世上再也没有这样的奇才了 。纵然再续也是狗尾续貂,百般臆造了,除非曹公再世 。谢谢邀请 。

张爱玲曾说,高鹗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你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有看的必要吗?

文章插图
不看后四十回怎知道内容?张爱玲说的,只代表她自己,并不意味着什么,她也不是高鹗,更不是曹雪芹 。她凭什么说高鹗死有余辜?每个人看《红楼梦》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
一、后四十回续书的贡献
【张爱玲曾说,高鹗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你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有看的必要吗?】因为后四十回续书,使我们得以完整地认识《红楼梦》,使我们为《红楼梦》宝黛爱情一洒同情泪,使我们感悟《红楼梦》的伟大 。
后四十回续书,把前八十回未完内容基本上沿着预定路线到达目的地,以悲剧结局,彻底打破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大团圆结局俗套 。这就是后四十回续书的了不起成就 。
把宝钗缠绵悱恻的爱情终结于"黛死钗嫁"这一情节,是后四十回续书的最经典贡献 。比那些把"黛玉、晴雯都从棺材里扶出来,重新配给宝玉"的"想做一部团圆的《红楼梦》的"续书者不知强千百倍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始就已明说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宝黛钗的爱情最终必须"镜花水月","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红楼梦》必须是悲剧 。而还泪水的故事,能是喜剧吗?
二、后四十回续书的不足 。
贾宝玉热心功名并一举考入进士之列的描写,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 。贾宝玉就是因为不读其父亲要求熟记熟背的书籍和时人文章而遭他怒斥喝骂的,贾宝玉一直骂那些热心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为"禄蠹" 。
"兰桂齐芳"的结局,同样不符合曹雪芹的"树倒猢狲散""落了片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原意 。因为贾府的末路,应该是"欠泪的,泪已尽,欠命的命已还 。"当然,贾兰高中也未尝不可,因为其母亲的判词是"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但那也应该是"晚韶华",过眼云烟式的结局而不是"兰桂齐芳 。"
我们今天爱读《红楼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黛钗的悲剧故事 。正如民间传说《梁祝》那般哀婉凄凉 。不然,如果宝黛爱情能"有情人终成眷属"那种大团圆结局,我们可能就不再喜欢这个千古绝唱了,因为那是中国古代文学才子佳人作品的俗套,而《红楼梦》不是俗套 。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怎能是喜剧酿成?
又黑张爱玲 。张爱玲没有说过高鹗续红楼后回十回是“死有余辜”,她不至于尖刻至此!张爱玲只是在其所作的《红楼梦魇》里说过高鹗续红楼是:“狗尾续貂” 。
高鹗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也有精彩看点,“黛玉焚稿”就很经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