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好 。
《相声有新人》中高晓攀表演了一段贯口相声,最后败给孟鹤堂,败在哪里?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
高的那段相声其实不能算差,但是他的演绎是有缺陷的 。典型的电视相声的臭毛病:有没有观众他照样可以把这段相声一字不差地说完,与观众完全没有互动,他的受众是电视镜头,而并非观众本身 。这是他的败因 。
联系本题,如果开个商演只是把网传内容再重复一遍,那么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再去现场消费?自然买票的人会越来越少 。所以剧场相声更核心更有价值的东西是在临场的发挥,专业称为现挂,以及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有新人》中孟鹤堂的《老赖》虽也是电视相声的底子,但他的眼神,表情,时刻在"勾引"着底下的观众 。这就是他和高的不同 。
这里引伸多说两句,所谓主流推崇电视相声 。可这是一个強盗逻辑啊,他们什么时候问过老百姓愿不愿意在电视上看见他们呢?如果搞个民调,某人为代表的那个群体一定欲哭无泪吧 。能在电视台表演根本上是来自于主流的资源优势,能代表他们受老百姓欢迎吗?不去直接接受市场和老百姓的检验,怎么真实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老百姓的需求?永远只能是缩头乌龟 。所以主流的"专家"们,麻烦接点地气吧,要老百姓喜欢,先回到老百姓中来吧 。"
"电视相声是盛宴,剧场相声是盒饭" 。姜先生这话多可笑啊?想想,哪有吃香格里拉比路边摊还便宜的,老百姓们,你们看电视相声,吃主流盛宴花钱了吗?就点电费吧!反了,电视相声的功能是普及,除了费电都基本不用花钱,这叫盛宴?电视相声其实好比免费试菜,如果您吃着不错,还想吃更对口的,就得上饭店自己点菜去 。剧场相声是要您花钱才能听,德云的要1k多,这才是盛宴吧 。

文章插图
原理很简单,就像网上都可以听歌星的歌曲、但很多歌迷还是会买票去看演唱会一样,现场气氛和感受不同,况且相声现场还有许多互动、起哄,“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技巧”(郭德纲语) 。如果是小剧场,早点去还可以坐前边,和演员很近,要是自己喜欢的演员出现在舞台,那种感受可不是在家听相声可以相比 。
差不多五年前,因公出差了一趟北京,有一天晚上北京同事请去看相声,恰好就是德云社一个小剧场 。当时对相声的理解仅限于电视上,有听说过北京有个叫郭德纲说相声很火,成为京城老百姓时尚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但因为没看过,所以无感 。
那场相声差不多看了两个多小时吧(印象),虽然是南方人,但很多“梗”还是听懂了,整晚笑得肚子疼 。听不懂的就请教申报的北京同事,听完照样可乐得不行 。那晚出现的演员,至今只记得有闫云达,特别“猥琐”的风格,后来才知道他居然还是郭德纲的开山大徒弟 。
但是如果是看视频或听音频,恐怕就没那么可乐了 。事后我也看了一些闫云达相声视频,效果差好多,没有现场的视觉效果和浓烈气氛 。
所以说,虽然德云社并未像天津小剧场那样限制观众录像和录音,观众也可以从许多多媒体平台观看德云社相声视频,但并不妨碍德云社卖票,人气高的演员照样现场人气火爆、满坑满谷 。
这就是郭德钢的高明之处、自从我听了他的相声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好相声!过去在电视上看相声节目,包括不同的电视台、不同场合、所有说的相声都是一个字都不差,不管在哪里演出都一样的词,一样的动作、看过二三次就再也不看了 。因为他们创作完成之后是在背台词 。随着郭德钢的出现才明白什么样的相声是好相声、他是把生活之中的素材经过提炼,创作后再回到生活中、也就是从新回到原始状态、根本不用背、只是临场发挥就可以了,所以每场说的都不一样、这样就吸引了大批的观众粉丝去看他们演出、可见郭的功夫了得!再一个就是他会的东西太多了,身怀多艺、一段相声、说学逗唱全都有、把雅和俗二者合一,让观众听不够,看不够、就跟上瘾了似的!有他的演出一票难求、也就是说网上有那么多他的相声人们还愿意去的原因 。个人观点!
- 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发生了病变 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
- 按照目前的生猪价格,现在再进一批猪仔养的话,行情能看好吗?
- 《秦时明月》算不算中国有代表性的动画?
- 斗罗大陆王东光明女神蝶怎么来的?
- 十首经典咏菊花诗词 最经典的菊花诗词
- 忠心报国的经典诗句大全 报国的诗句有哪些
- 10首关于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的诗词有哪些
- 和前夫离婚后前夫家人需要帮忙,找我,请问这个忙我帮吗?请问有复婚的必要吗?
- 拔智齿可以到口腔诊所吗 拔智齿医生的手会接触口腔吗?
- 关于雪景的唯美诗句 雪景的诗句唯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