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发展吗 惠州的发展如何?( 二 )


三、惠州正以石化电子信为龙头 。以TCL、德赛、华阳等国企支柱产业为依托 。全力构建2+2+N现代产业体系,如今惠州在石化链产业的总投资已达到1726亿元 。其中世界500强项目占工业园中总投资90%以上 。可见惠州未来打造世界级的石化基地指日可待 。未来的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
惠州的发展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如题主所言不如省内江门、汕头就是扯淡了 。截止到去年底,三市经济总量分别为4177、3147、2694亿,在省内的位次分别为5、8和11名 。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惠州远高于后者 。
惠州的存在感一直超强 。
由于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以及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惠州的房地产行业得到畸形的发展,也是当下国内最为火热的楼市之一 。仅去年,全市销售商品房17万套(其中新房销售15万套)!成交面积高达1700万平米,1800个亿!从全国来看,这三个数字都相当亮眼,普通地级市更是仅此一例 。一个不足500万人的城市哪来如此强劲的购买力?当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深圳的刚需族和珠三角大把闲置资金的业主一致看好这里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人都是会盘算的 。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深圳,这边二万,那边五万,这边不限购,不用指标,那边政策指标一堆,换你会怎么选?
与此同时,江门和汕头的数据和惠州差得有点大 。
江门去年商品房销售667万平,515亿元;
汕头去年商品房销售163万平,70亿元;
一个地区经济活不活跃,有没有存在感,很大程度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来印证 。那些热点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一房难求的市场,如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等 。江门以及粤东的汕头远离珠三角核心区域,没有好的地利优势 。房子买不起价,缺少人流和商机 。虽然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节节攀升的房价,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地区的增长潜力、价值以及经济的活跃程度 。
另外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惠州海陆空齐全,拥有惠州港,相交两条高铁:厦深&赣深,以及年吞吐超200万人次的机场 。相比之下,江门和汕头还是有所欠缺的 。
其次惠州的工业实力虽然比不上广深莞,但也远超江门和汕头 。特别是龙头产业石化炼油和电子信息 。如TCL、德赛、亿纬锂能等等都是本土培养出来的知名企业 。由于区域位置的便利,在承接深圳和东莞的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位置,惠州的各种企业规模、数量和投资也不是江门和汕头可比 。2019年惠州规上企业产值7431个亿,比江门和汕头加一块还高400个亿 。说明惠州的企业更多,规模更大,仲恺、大亚湾电子企业成堆 。
在服务业和文旅方面,惠州更是出了名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方面有众口相传的苏东坡与西子湖畔,道教名山罗浮,休闲有红花湖,龙门温泉,滨海旅游双月湾和巽寮湾等等 。可以说惠州在服务业方面的存在感也要高于江门和汕头 。
总体而言,惠州经济总量全省第五,虽然和前四差距极大,但在各个方面却又比江门和汕头要强出不少 。那些说惠州存在感不如后者的,要么缺乏对惠州的了解,要么就是扯淡 。
个人认为惠州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因为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但是呢,惠州这些年发展的其实并不如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惠州对深圳的拥抱程度,或者用官方的说法叫做对接并不是特别积极 。主要的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的对接,第二个是对深圳人口的对接 。关于深圳产业外溢,这已经是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在积极争取的事情,但是我们看到惠州在这方面表现的并不特别突出,其主要表现就是交通上的“断头”,公路就不说了,修了一个莞惠城轨,整天运空气,深惠城轨,深大城轨,深汕高铁,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的态度非常清晰 。其次是深圳人口的外溢,在惠州人看来,深圳人口的到来只会争夺惠州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只会拉高惠州的房价,但是他看不到深圳人在惠州的消费,产业的带动,人才的流入 。以惠州市城区不到300万人口,惠城区180万人口,惠州自己发展什么产业都会空间有限,一个惠州机场一年客流量250多万人,顶天了 。因此建议,惠州官方和民间以更加宽容,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向深圳,拥抱深圳,引入深圳的产业和人流,而不是紧跟广州,但这点估计很难,因为惠州的官员都是广州任命的 。[呲牙][打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