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万金 , 因为战乱交通阻隔 , 难以收到家信 , 故云 。
战火已经连续三月不曾信息 , 家人的书信珍贵得能抵万两黄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
浑:简直 。欲:将要 , 就要 。
不胜:受不住 , 不能 。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 , 成年后束发于头顶 , 用簪子横插住 , 以免散开 。
我头上的白发 , 越掻越短 , 都快要插不上簪子了 。
杜甫画像
《春望》中的“沉郁顿挫”理解了诗意 , 我们就来分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是怎样体现他“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
“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评扬雄、枚皋辞赋用的词语 ,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云:“臣之述作 , 虽不足以鼓吹六经 , 先鸣数子 , 至于沉郁顿挫、隨時敏捷 , 而杨雄、枚皋之流 , 庶可跋及也 。”后人便以“沉郁顿挫”为指杜甫的诗文风格 。
清人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沉郁者 , 意也 , 顿挫者 , 法也 。”即沉郁和顿挫分别是指杜诗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两方面的特色 。
1)沉郁是指杜甫诗中情感的深沉蕴藉 。
杜甫的诗歌中 , 鲜有个人的小情小爱 , 并不是说他没有个人情感 , 而是他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了一起 , 使得他情感更为深厚 。
《春望》一诗中 , “感时”便是对家国时局的担忧 , “恨别”就是对家人分离的忧愤 。家国之忧与个人之恨交织在一起 , 便郁结为深沉巨大的悲恸 。
杜甫所处的时代 , 国家动乱不安 , 人民流离失所 , 他有经世治国理想 , 却一生不得施展抱负 , 相反他一生坎坷 , 生活困窘 。杜甫的诗中 , 往往将个人的悲惨境遇与时代的动乱不安结合在一起 , 无论写什么 , 都有一种深沉阔大的情感力量 。
但是 ,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 , 将这喷薄欲出的情感力量抑制住 , 使它变得缓慢、深沉 , 变得低回起伏 。于是形成了“沉郁”的风格 。
《春望》诗意图
2)顿挫是指杜甫诗歌韵律的抑扬顿挫 , 表现手法的含蓄曲折 。
首先是韵律的抑扬顿挫 。《春望》中 , 首联上联“破”、“在” , “春”、“深” , 平仄相对 , 读起来声声金石 , 有极强的顿挫之感 。全诗以“en”为韵尾 , 读来如同人的呜咽 , 光从音调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悲凉的情感 。
其次是情感表达的含蓄曲折 。《春望》中 , 情感是极其悲慨而明显的 , 但杜甫的表达并不浅显 。
首联以“山河在”与”余物”不在 , 以“草木深”写无“余人” , 就曲折而深沉 , 因为看到山河历历在目 , 才能感受到国都沦陷的悲愤 , 看到草木繁盛而荒凉 , 才能感受到人民流离失所的悲伤 。
接着 , 诗人内心的悲恸已经难以自抑 , 于是诗人借花之溅泪 , 鸟之惊心 , 来写自身无法抑制的情感 , 仍然以曲折的方式来表达 。
然后 , 诗人转笔 , 去写战火不息 , 家信难得 。以家信这个具体事物 , 来承载诗人对这个时代的悲愤 。
- 囫囵吞枣寓言故事原文 囫囵吞枣的寓言故事
- 杭州春望白居易赏析 杭州春望白居易翻译
- 渡荆门送别翻译及赏析 渡荆门送别翻译全文
-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曹植白马篇原文
- 宋濂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濂传文言文翻译
- 洛神赋图作品赏析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 儿童故事龟兔赛跑故事分享 龟兔赛跑的故事原文
- 大道之行也翻译注释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 迢迢牵牛星的赏析简短 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
- 五言古诗望岳翻译 望岳原文译文注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