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说过这么一件事:
她一位朋友的儿子天天要这要那,今天手机、明天电脑、后天游戏……没完没了,一不满足就爬上窗台要死要活 。
父亲只能答应,你赶紧下来,我给你买 。
朋友问她应该怎么办,她说晚了,孩子已经17岁,不给不行,就给吧 。
朋友再问,如果哪天给不起了怎么办?她说,那只能熬 。
在该给孩子立规矩的年龄,你给了无尽的溺爱 。等过了管教的有效期,就算孩子做出再离谱、再无底线的事,你也无能为力,想管也管不了了 。
在该管教的时期,父母要敢敢于管教,孩子才会懂规则 。
记得我小时候,邻居家的哥哥非常调皮,不是故意踩坏别人的庄稼,就是赶跑人家的鸡鸭 。
一旦被人揭发,他爸那根小手指粗的藤条就一定会打得他满院子跑,边跑边叫“妈妈,救我” 。
妈妈自然是心疼孩子的,但只要跑去护短,都会被他父亲给吼回去 。
父亲说:“他做得不对我教育他,是希望他知道这些事不能做,如果等他长大走上了邪路,你拿什么护他周全?”
眼见妈妈说不上话,后来只要他爸拿出小藤条,他立马下跪,表示再也不敢了 。
这个哥哥现在上海一家大公司任职,春节回家聚会说起此事,他连连感叹父亲当年的英明教育,直言没有父亲小时候的惩戒,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把握好管教的关键期,让孩子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把正确的观念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 。
管教孩子,“教”重于“管”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前,是愿意听父母讲道理的,所以最轻松有效的管教方式,是把握好关键期,把道理融入生活中,把正确的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会发现,6岁之前的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并对你的回答深信不疑 。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的认知需求就是吸收,吸收你给他的理念和道理 。
但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会对你的回答有所质疑,会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他不认同的事情上和你“唱反调” 。
这也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质有关,如果说6岁前孩子的认知世界是“原来是这样”,这个时期他的认知已进阶为“是这样吗?”
管教,管的是孩子的行为,教的是做人的道理,明白了道理,行为也就好管了 。
管教孩子,要重原则
管教孩子要定好规则 。定好了规则就要共同去遵守,要严格去执行 。
父母得让孩子清楚,做事的边界在哪里,一旦越过边界就得受罚 。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孩子就会自己掂量轻重了 。
管理孩子,要遵循“小时候斗勇,长大了斗智”
在孩子尚小时,对规则适应快,也不会对父母记仇 。
管教孩子要从小循序渐进,惩戒和规则都不能动摇,孩子习惯这种教育方式后,遇事就不容易出现偏激行为 。
而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就比较敏感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不能是靠“打”和“立规矩”能教育好的了 。
他们的自尊心都比较强,不要说打,如果说多了重话,孩子要么和你对抗,要么离家出家,甚至做出不计后果的傻事来 。
这个时期管教孩子,就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沟通和教育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
管教孩子,让他明事理、辨是非,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如果生而不管,那就是父母的失职 。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将来成为什么人,全取决于童年时的家庭教育 。
依我看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再一个就是孩子性格也不尽相同,我说一个事给大家听,有一帮男孩子放学回家走过一条街的走廊,一男孩跳起来背着圈门就踢了一脚,再过两三个门面又踢了一脚,圈门那声音是好大的,我们不说这孩子有多坏,起码知道这是孩子的好奇心作怪,我们教育就是灌施简单的道理给孩子,让他知道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行为不能做,如果孩子记到心里去他就会约束自己,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教育好与不好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人应该多一点智慧和精力来教育孩子,孩子是会有进步的 。
- 闯关东是我国人口大迁移,人们是怎样从“关内”闯到“关东”的?
- 高考数学“爆了”!你高考时数学多少分? 数学高考
- 天津确定“新高考”时间表 天津高考时间2020
- 萍乡“采花大盗”深夜作案,作案现场被监控拍下 都市花盗
- 专家解读正确的“下厨做饭方式”,三个细节减少厨房PM2.5伤害
- 如何用一根丝巾“C位出道”?
- 被市场领域誉为“最好的”二维码生成器”的二维斑马,到底有什么不可取代的功能?与草料二维码比各自有哪些优势?
- 对于“千里醉衣裳,裳破酒歌离,最是愁人处”这句话,你有哪些理解?
- 关于春夏秋冬的好句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 年纪越大,越要多吃“高钾低钠”菜!推荐这5种,补营养不伤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