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诞生至今已经46亿年了,这四十六亿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 )


第四次突变是在距今9亿年的元古代晚期,第三次形成了泛大陆 。同样受地幔圈上部高温粘滞层的驱动,各分开的板块又一次聚合、相撞而形成泛大陆,并伴随强烈的造山运动,它在我国突出地表现在华南板块,仅在这里沉积了几千米厚的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华南和四川、云南的古陆、福建和浙江的华夏古陆等也在这时形成,我国通常称为晋宁运动 。也有学者认为第四次突变发生在约7亿年前,当时地球全被冰雪所覆盖,是地球上七次大冰期最寒冷的一次,整个地球成了一个白色的球,故有人称此次突变为雪球事件 。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 。
第五次突变是在距今5.4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 。这时地球并没有发生地壳运动,但由于此时地球氧的含量已大增,海水中磷的含量迅速提高等因素,促使地球上发生了生物大爆发 。在距今10亿年前后地球上虽已出现了无骨骼、无壳等蠕虫类的多细胞动物,但量很少,化石地点也少 。大爆发时,世界各地各个门类的带骨骼、带壳的动物突然大量出现,使海底世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它改变地球整个生物面貌 。
第六次突变是在距今2.6亿年的古生代晚期形成的第四次泛大陆 。板块的相撞必造成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大量的火山爆发 。但由于我国各板块与其他板块拼合较晚,所以影响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发生了地球上5次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当时海生的无脊椎动物50%以上的科、80%以上的属和95%以上的种全灭绝了,不仅如此,在大陆的大量蕨类植物,包括一些裸子植物及许多两栖类和爬行类也都灭绝了 。造成大灭绝的原因现仍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经过这次大灾难,终于迎来了爬行类动物的大发展,尤其是恐龙的出现,它成为世界新的统治者 。
第七次突变是在距今6300万年的中生代末期的恐龙大灭绝 。最后一次泛大陆在中生代也开始逐渐解体,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逐渐分开并形成大西洋,与此同时,华南、华北板块分别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即著名的燕山运动 。在南京和镇江一线沉积的一万多米厚的地层此时也褶皱抬升,接着在全国,尤其是华东沿海、华南发生了长达数千万年的火山爆发,终于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从此,哺乳动物开始占据地球的舞台 。
地球最后一次大突变是距今450万年左右 。自6300万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地球处于较平静的阶段,全球气候温暖湿润,地壳运动也相对平缓,但在距今约450万年,地球迎来了第七次大冰期,在两极和高山形成了巨厚的冰川、冰盖,许多动植物难逃厄运,但此后不久,人类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地球发展从此揭开新的一幕,地球无处不打下人类活动的烙印 。
综上所述,自地球形成以来,陆地在不断增多、增高,而海洋的面积在不断地减少、加深 。可以预测,随着非洲板块、澳大利亚板块等北移,届时地中海将消失,且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连成一体,澳大利亚将与东南亚诸岛相撞连成一片??!
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 。
地球在刚形成时,温度比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后来由于陨石等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最后成为粘稠的熔融状态 。在炽热的火球旋转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物质开始分异 。较重的物质渐渐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则悬浮于地球的表层,形成地壳;介于两者之间的物质则构成了地幔 。这样就具备了所谓的层圈结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