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他发起和领导了著名的“熙宁变法”,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衰败局势,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改革虽然未能成功,但虽败犹荣载入了史册 。
与此同时,王安石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他的散文简洁精悍,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 。他的诗歌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丰神远韵,被称为“王荆公体” 。
王安石
在王安石的诗作中,《元日》是比较著名且流传很广的一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这首七言绝句诗,大概创作于1069年的除夕 。反映了王安石被宋神宗授予变法改革大权后,精神抖擞跃跃欲试的兴奋心情 。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等外族的不断侵扰,接受了王安石提出的治国之道: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同时, 宋神宗授予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其位等同于宰相 。
王安石与宋神宗
于是,一向以忧国忧民为己任,怀揣复苏大宋王朝雄心壮志的王安石,开始了自己的变法图强举措——熙宁变法,制定了一系列变法条文 。
1069年的除夕,改革变法开始的前夜,按耐不住激动心情的王安石,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
这首诗从明面字意上看去,是一首欢快地迎接新年的诗 。
第一句描写爆竹声中,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来临了——除旧迎新之时,万众期盼美好未来 。
【元日古诗全文意思 古诗元日王安石的诗】至于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解释,多数人都认为是百姓迎着春风举家畅饮“屠苏酒” 。我去查了“屠苏”这个词儿,原来有四种解释:1.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2.一种草(药) 。3.平屋,茅庵 。4.帽名 。有檐,形状似屋 。
对照这首诗上下文,除了“屠苏酒”这个含义外,我以为把屠苏理解为“平屋,茅庵”更好 。春风送暖进入茅屋,比春风送暖时人们喝屠苏酒,似乎更合理 。
至于后两句很好理解,描述了人们迎着日出在门上贴桃符的场景 。曈曈——日出时的光亮 。千门万户都在迎接灿烂的朝阳 。人们拿着崭新的桃符换下去年的旧符 。桃符——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桃木板或纸,上面画着或写着两个门神,用于避邪 。后来逐渐演变为春联 。
写下这首诗的王安石,此刻的心情绝不仅仅限于迎接新年 。
在王安石的心中,自己筹划已久的改革变法大计就要开始了!改革变法,意味着宋朝的一切就要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除去一切旧的规矩和习俗、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让历史展开新的一页 。改革变法如同初升的朝阳,温暖着千家万户,给万民带来利益和福音 。
这才是王安石写这首诗的初衷 。
王安石
接下来的熙宁三年(1070年),他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推行新法: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
只可惜,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因为某些方面确实不合时宜,更因为朝中各种因此利益受损的旧势力拼命反对打压,最终失败了 。
往事逾千年 。
无论如何,王安石的这首诗,描写了宋朝人迎接新年的热闹场景 。其文字功力相当精准,画面感十分强烈,语调押韵朗朗上口,让人读来倍感亲切,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
- 关于感谢尊师重教的古诗 感恩教师的诗句古诗
- 描写难忘同学情谊的古诗句 同学情诗歌绝句
- 春分时节的诗句分享 春分的古诗有哪些
- 形容白鹭的美的古诗 描写白鹭的诗句有哪些
- 绝句二首其一诗意分享 绝句其一古诗的意思
- 山村古诗原文解释 山村咏怀古诗的意思
- 子夜吴歌春歌全诗解释 子夜吴歌古诗李白赏析
- 野望和黄鹤楼古诗翻译 翻译野望黄鹤楼
- 失落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表达无奈和失落的诗句有哪些
- 古诗咏柳全文解释 咏柳贺知章的诗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