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几个区 分别叫什么 保定为什么叫保定呀?( 二 )


首先咱们先讲一讲保定二字的含义:保定”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小雅·天保》一文,为“保佑安定”之意,可谓古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与向往 。正因词意吉祥,北周武帝、北宋神宗、大理段正明都曾将“保定”做过年号 。所以保定二字说的就是保佑安定的意思,具体保佑安定哪呢咱们就要从保定的地理位置来说了 。
?
西有太行屏障,东有沼泽白洋,易守难攻的保定,因“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宋为加强北部边防,在清苑县设保塞军,有保卫边塞之意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保州城建成,正式开启保定千年州城的历史 。
?
历史滚滚向前,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张柔(定兴人)“画市井,定居民,引水入城,恢复保州”,奠定了今日“靴城”的城市格局 。至今,人们在老城区仍能找到保州城留下的印记 。如著名的帅府胡同,就是张柔当年驻地 。再如税务角,就是当时税务司所在地 。
?
1272年,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在奠定今日北京城市基本格局的同时,其政治影响力也向周边辐射 。曾经单一军事功能的保州改为顺天路治所,并开始增加政治功能 。1275年,顺天路改名保定路,作为大都南大门,“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寓意,或肇始于此 。
?
明朝,保定路改设为保定府 。期间最大的变化是,为适应防御的需要,保定城由过去的土筑城墙,变成一座砖砌城墙 。明崇祯11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辖保定、山东、天津、登莱四巡抚之地,后又增辖湖广部分地区,可谓大权在握 。
?
历史继续向前
?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既彰显了直隶总督的权柄,也成为直隶省会保定的繁盛见证 。有“东方俾斯麦”之称的李鸿章,在平均任期2.5年的直隶总督任上,一干就是25年,身兼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权倾朝野 。作为八督之首的驻地,保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随之飞跃发展 。
1914年废府设保定道,属直隶省 。1928年隶河北省 。1937年后分设河北省第一、第二、第五、第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8年析清苑县设保定市,属保定专区,南部为定县专区 。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划归保定专区 。1960年撤销保定专区,属县划归保定市辖 。1961年复设保定专区,保定市及各县还属 。1970年改名保定地区 。1983年保定市升为省辖市,满城、清苑县先后划入 。国务院1994年12月17日批准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 。原保定地区的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由省直辖 。
至此保定终有定义,我们作为古城保定人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感谢题主的出题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保定,热爱保定
保卫大都,安定天下 。
保——大都(京城)——安定
【保定有几个区 分别叫什么 保定为什么叫保定呀?】保定的由来,与战事有关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约燕、齐灭中山 。燕赵重新划定疆域,现保定市区的地域范围划归燕国,以南为赵国地 。据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记载,燕昭王曾于今保定城东五里建广养城,俗称空城,为放牧战马之城 。保定始有燕南赵北之称 。由上可见,保定最初出现城镇,就是为保卫燕国安全所设的战备城市 。960年,因宋太祖赵匡胤祖陵在河北西路清苑县境,清苑又为宋朝的北部边塞重地,所以宋朝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取保卫边塞之意 。做为政区名称兼地名的“保”字,首次出现 。又因燕昭王所筑黄金台位于保定地区境内,亦称金台顿 。保塞军和清苑县治在今保定市 。981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 。清苑县改名保塞县,并将满城南境划入保塞县,以加强保州势力 。保州治所在保塞县 。}1127年,北宋灭亡,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 。1129年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保州曾辖清苑、满城、遂城三县 。1213年,元兵攻陷保州,焚屠三天,使其变为一片废墟 。1217年,金将张柔投降蒙古军,驻满城 。1227年,蒙古军兵马都元帅张柔率军由满城移驻保州,画市井,定居民,置官廨,重建城池 。遂使保州成为“燕南一大都会” 。此为现保定筑城之始,当时已有一定规模 。1239年,元朝改顺天军为顺天路,寓“顺应天命”之意,保州为路治 。因为保州为元代大都的南大门,1275年顺天路改为保定路,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保定之名自此始有 。保定路辖清苑、满城、唐县、庆都(今望都)、行唐、曲阳、新安、博野、易州(含易县、涞水、定兴)、祁州(含蒲阴、深泽、束鹿)、雄州(含归信、容城、新城)、安州(含葛城、高阳)、遂州(今遂城)、安肃州(今徐水)、完州(今顺平县)等州县 。1386年,明朝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又称金台郡,因保定城位于保定府河之阳,故又有保阳郡之称 。此为保定设府之始,辖3州17县 。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始为直隶省省会 。直隶省辖顺天(今北京)、永平(治卢龙)、保定、正定、河间、顺德(治邢台)、广平(永年)、大名八府 。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署,辖区增口北道宣化府、热河厅承德州、张家口厅 。1748年,直隶总督署下属辖区达11府(123县)六州(含17县)三厅(张家口、独石口、多伦诺尔) 。清代,保定市为省、府、县三级官府所驻地 。1912年,直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今保定城仍为保定府和清苑县二级官府驻地 。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为省会 。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军占领,河北省政府遂成为流亡政府 。1946年6月14日,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至保定 。由于当时保定四周各县基本解放,因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于1947年10月10日开始由保定迁回北平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 。这是保定建市之始 。保定市辖一、二、三、四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决定保定市为河北省省会及保定专署驻地 。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迁往天津市 。1967年河北省省会又迁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会迁往石家庄市 。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员会 。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员会改为保定市人民政府 。1983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为河北省辖市 。保定是一座军事重镇,历为兵家必争 。春秋战国时期,保定为燕、晋、中山、齐、赵等国角逐的战场 。战国后期,中山国灭亡后,燕赵重新划分疆界,今保定市区重新归属燕国,成为燕国南部的边防重地 。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国石”,俗称“保定府的大裂瓜”,即为燕南赵北的分界石 。|保定第一次做为军事重镇,是宋辽之际 。石敬塘割让燕云16州,泰州、清苑成为后晋北部的边沿城市 。宋朝建立后,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复幽燕作为一大战略目标,对河北军事防御十分重视 。960年清苑县置保塞军,981年保塞军升为保州 。随之,清苑县改为保塞县,并将满城南境划入保塞县,以加强保州势力 。保州与雄州(今雄县)、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为北边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东北的军事防线 。宋朝常在此屯兵驻将,把保州做为北部边防要塞 。宋朝著名将领呼延赞、杨嗣等曾驻保州 。1000年,抗辽名将杨延昭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1003年升为保州防御使,凿河渠为障,防敌骑入侵 。辽帝隆绪同其母萧氏倾巢南犯,宋守将魏能、石普败其先锋 。敌再趋保州,杨延昭固守并设伏出奇兵,敌军败溃,延昭获其将,函首以献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镇之后,直趋保州,未陷 。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严密,易守难攻,金兵为避免在保州消耗过多实力,绕过保州直趋宋都东京(今开封) 。1127年,金兵破开封,俘徽宗、钦宗二帝北上,并乘势攻破保州 。1213年,蒙古军陷涿、易等州后,乘势袭保州 。由于保州防御坚固,连攻数日不破 。于是蒙古军改变战术,填城壕,造云梯,竭力强攻 。由于蒙古军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价,于是焚屠三日,保州变为一片废墟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对抗建文帝 。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佥降燕王 。此后,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夺取政权的主要军事基地 。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 。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移驻保定,辖前、后、中、左、右五卫和紫荆关、茂山卫,其常驻保定的军马约数万,成为保卫北京的专门驻兵之地 。清代,保定仍为京畿重地 。清廷对保定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视,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都在保定驻跸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北上,出临洺关,由赵州、晋州、藁城等地东趋深州 。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统禁兵进驻保定,以守门户 。L4>j.1912年,直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今保定城仍为保定府和清苑县二级官府驻地 。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为省会 。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军占领,河北省政府遂成为流亡政府 。1946年6月14日,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至保定 。由于当时保定四周各县基本解放,因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于1947年10月10日开始由保定迁回北平 。rq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 。这是保定建市之始 。保定市辖一、二、三、四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决定保定市为河北省省会及保定专署驻地 。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迁往天津市 。1967年河北省省会又迁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会迁往石家庄市 。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员会 。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员会改为保定市人民政府 。1983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为河北省辖市 。保定是一座军事重镇,历为兵家必争 。春秋战国时期,保定为燕、晋、中山、齐、赵等国角逐的战场 。战国后期,中山国灭亡后,燕赵重新划分疆界,今保定市区重新归属燕国,成为燕国南部的边防重地 。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国石”,俗称“保定府的大裂瓜”,即为燕南赵北的分界石 。|%x1C保定第一次做为军事重镇,是宋辽之际 。石敬塘割让燕云16州,泰州、清苑成为后晋北部的边沿城市 。宋朝建立后,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复幽燕作为一大战略目标,对河北军事防御十分重视 。960年清苑县置保塞军,981年保塞军升为保州 。随之,清苑县改为保塞县,并将满城南境划入保塞县,以加强保州势力 。保州与雄州(今雄县)、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为北边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东北的军事防线 。宋朝常在此屯兵驻将,把保州做为北部边防要塞 。宋朝著名将领呼延赞、杨嗣等曾驻保州 。1000年,抗辽名将杨延昭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1003年升为保州防御使,凿河渠为障,防敌骑入侵 。辽帝隆绪同其母萧氏倾巢南犯,宋守将魏能、石普败其先锋 。敌再趋保州,杨延昭固守并设伏出奇兵,敌军败溃,延昭获其将,函首以献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镇之后,直趋保州,未陷 。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严密,易守难攻,金兵为避免在保州消耗过多实力,绕过保州直趋宋都东京(今开封) 。1127年,金兵破开封,俘徽宗、钦宗二帝北上,并乘势攻破保州 。Vm1213年,蒙古军陷涿、易等州后,乘势袭保州 。由于保州防御坚固,连攻数日不破 。于是蒙古军改变战术,填城壕,造云梯,竭力强攻 。由于蒙古军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价,于是焚屠三日,保州变为一片废墟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对抗建文帝 。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佥降燕王 。此后,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夺取政权的主要军事基地 。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 。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移驻保定,辖前、后、中、左、右五卫和紫荆关、茂山卫,其常驻保定的军马约数万,成为保卫北京的专门驻兵之地 。u4清代,保定仍为京畿重地 。清廷对保定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视,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都在保定驻跸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北上,出临洺关,由赵州、晋州、藁城等地东趋深州 。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统禁兵进驻保定,以守门户 。在历史上,保定曾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城市,素有“文化古城”和“学生城”之称 。宋代,保定就建有最早的官学,即“州学” 。明清两代,保定的儒学教育一直比较发达,三所官学(府学、卫学、县学)同时并立于一城之内,达几百年之久 。另有社学26所、义学30所 。还有金台书院、上谷书院和莲池书院等教育机构 。清政府对莲池书院十分重视,乾隆皇帝曾六次来此视察,并亲笔题诗,勉励学生 。光绪年间,书院大盛 。我国历史上最末一名状元刘春霖就是莲池书院的学生 。清末,“停办科举以广学校” 。保定推广新学,首先是从军事学校开始的 。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训练新军,先后建立将弁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陆军速成学堂、参谋学堂、测绘学堂等等 。保定有高等学校十余所 。同时,保定府立中学堂、直隶女子学堂、直隶第二师范学堂、清苑中学、育德中学等等中等学校也大量出现 。故保定当时有“学生城”之称 。1917年,育德中学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李维汉、李富春等为第一班学员 。1918年,刘少奇等入校为第二班学员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高级军事指挥官,是从保定军事学校培养的,如我党著名军事将领叶挺,辛亥革命骨干李济深,宁都起义领袖赵博生、董振堂 。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军政首脑,如蒋介石、张群、白崇禧、陈诚等,还有北洋军阀吴佩孚等,也都是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或保定军校的学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