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词条
【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蝉00:54
古诗儿歌 蝉 , 一首咏物诗 , 咏物中尤多寄托 , 具有浓郁的象征性02:30
蝉
唐代虞世南诗作
本词条是多义词 , 共20个义项
?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99求知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 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作者托物寓意 , 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 , 正反相生 , 充满张力 ,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全诗简练传神 , 比兴巧妙 , 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 , 耐人寻味 。[1]
作品名称
蝉
作者
虞世南
创作年代
初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快速
导航
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
原文
垂緌饮清露1 , 流响出疏桐2 。
居高声自远3 , 非是藉秋风4 。[2]
词句注释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 ,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 , 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 , 栖高饮露 , 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
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 , 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 , 语意双关 。
藉(jiè):凭借、依赖 。[3][4]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 , 蝉儿低饮清露 , 蝉声清脆响亮 , 回荡树林之间 。
身居高枝之上 , 可以傲视群虫 , 不用借助秋风 , 传声依然遥远 。[3]
作品鉴赏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 , 咏物中尤多寄托 , 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 , 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 物我互释 , 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 , 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5]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 , 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 , 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 , 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 , 但在作者笔下 , 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 。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 , 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 , 用笔巧妙 。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 。梧桐是高树 , 用一“疏”字 , 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 , 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 。“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 , 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全句虽只写蝉声 , 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 , 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播 , 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 作者却别有慧心 , 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 , 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 , 自能声名远扬 。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 , 强调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 , 一正一反 , 相互呼应 , 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 , 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6]
- 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又流行起复古风了?
- 淘宝聚划算里面的东西怎么样 淘宝聚划算的东西怎么样
- 如何评价米开朗琪罗 如何评价米开朗琪罗?
- 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真的好吗?
- 上衣型号对照表的尺码表 各国上衣尺码对照表
- 开厂创业 创业办厂项目
- 有关丽江的优美句子 一句话怎么形容丽江古城
- 朋友之间相处经典语录 关于朋友之间的句子
- 送给努力拼搏的自己 勉励自己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星辰的爱情诗句 关于星辰的唯美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