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 史铁生合欢树原文赏析( 二 )


是啊 , 生是创造 , 死是休息 。在母亲心里 ,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儿女的不幸 。母亲承受了人世间最沉重的苦难 , 为“我”耗尽了生命的油膏 , 该休息了!
第三部分写“我”的思绪 , 以“合欢树”为依托 , 追忆“合欢树”的来历、培育和成长 。“合欢树”的经历就是“我”的经历 , “合欢树”的成长就是“我”的成长 。“合欢树”是母亲“去给我找工作” , “回来时在路边挖”来的;“我”是母亲带到这世间来的 。
为了培育这“合欢树” , 母亲付出了许多辛劳;为了救治我的生命 , 母亲耗尽了她的生命 。这棵“合欢树” , 母亲先是“以为是含羞草 , 种在花盆里” , “第二年没有发芽” , “母亲叹息了一回 , 还不舍得扔掉 , 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 , 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 , 而且还比较茂盛 。母亲高兴了好多天”“常去侍弄它”“又过了一年 ,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 , 栽在窗前的地上 , 有时念叨 , 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
“十岁那年”“我”气母亲 , “二十岁时” , 母亲为“我”“到处找大夫 , 打听偏方” , “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 , “虔诚地抱着希望” , 试了一回 , “再试一回” 。母亲盼着“合欢树”开花 , 就是盼着我成人 。如今“合欢树”“年年都开花 , 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 , “我”也有了一点社会价值 , 写的小说“获了奖” 。母亲亲手栽培、“侍弄”的“合欢树”开花了 , 而“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这“痛”是怎样的沉重 , 怎样的刻骨铭心!“天长地久有时尽 , 此恨绵绵无绝期” 。
这一部分还写了“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生了个儿子” , “孩子不哭不闹 , 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树的影子 , 就是“我”的影子 。“我”的经历和道路 , “我”的追求和努力 , 也许会成为人们教育后生的材料 , 身残志不残 , 然而 , 这后生看到的也只是“影子” , “他们不会知道那树是谁种的 , 是怎么种的” 。
这一笔 , 看似闲笔 , 赘笔 , 其实闲笔不闲 , 赘笔不赘 。没有这一笔 , 文章表达的情感只是个人的 , 有了这一笔 , 文章的意义更深刻 , 悲痛更沉重 , 更具有了社会意义 。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两点最值得借鉴 。
一是巧妙的构思 。文章以树象我 , 似树似我 , 亦树亦我 , 树我合一 , 不知何者为树 , 何者为我;文章写的是“合欢树” , 言的是母子情 , 亦树亦情 , 借树言情 , 构思极为巧妙 。
二是精心的选材 。母亲为“我”做的事何止千万 , 但作者不是顺手拈来即入文章 , 而是经过精心的筛选 , 有详有略 。文章选择“十岁那年”“二十岁时”“三十岁时”三个点 。这三个点也发生了许多事 , 作者选择了“我”的作文“得了第一”、“两条腿残废了”和“文章发表”并“获奖”三件事 。重点写“腿残” , 有概述 , 有细描;有语言描写 , 有行动描写 。文章寄深情于冷静的叙述之中 , 不急不躁 , 不枝不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