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简短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 , 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背景:
岑参 , 河南南阳人 , 天宝三年中进士 。安史之乱时 , 他四十岁左右 。官至嘉州刺史 , 后为西川节度使杜鸿渐所器重 , 做到从事 。杜鸿渐罢官后 , 岑参终老与蜀中 。天宝末年 , 封常清做安西节度使 , 岑参担任其幕僚 , 因此熟悉西域情况 , 写了大量边塞歌行 , 与高适齐名 。
相关知识点:
相传 , 《白雪歌》是黄帝时的琴曲 。楚大夫宋玉对襄王云:“有客歌于郢中 , 歌《阳春》《白雪》 , 国中和者数十人 。”(郢即楚国国都)可知当时能唱此曲的人很少 。唐高宗时 , 太常寺乐官取帝所做雪诗 , 依旧传琴曲制谱 , 成《白雪歌》曲进呈 。岑参此诗歌咏边塞雪景 , 即以《白雪歌》为题 , 是借用乐府歌曲名 , 并非自创题目 。《送武判官归京》才是诗题 。
赏析:
此诗为赠别诗 , 全诗以描写边塞雪景开始 , 转到送行的内容 。在描写雪景方面 , 全诗奇丽多变 , 在气势上颇为雄健豪迈 , 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
全诗前十句都是《白雪歌》 。西北塞外八月就下雪了 , 好像一夜之间出来了春风 , 使千万树梨花都开放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本诗的名句 。这是描写雪之白 。后面四句“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形容雪之寒:将军的弓都拉不开 , 都护的铁甲也穿不上身 。唐代有北庭大都护 , 是西北边防的统帅 。“瀚海阑干百丈冰”这一句却有问题 , 已有人指出过 。“瀚海”就是沙漠 , 没有水 , 不会结成百丈坚冰 。大约是作者用错了名词 , 指的是蒲类海之类的大湖泊 。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开始 , 下面的几句就转到送行 。判官东归 , 节度使为他送行 。中军是中军之将 , 这里用来代替主将 , 即指节度使封常清 。宴会上有音乐歌舞 , 以“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来表达 。宴会到傍晚 , 辕门大雪纷飞 , 红旗在风中因冻结而不能翻展 。轮台是地名 , 北庭大都护驻守的地方 。在轮台东门送行 , 这是天山下的大路已为积雪所封 , 行人转过一个弯 , 就看不见了 , 只留着雪上的马蹄迹 , 供“我”怀念 。
写在后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简短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及翻译】小时候背这首诗很痛快 , 大概是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里最好背的一首 。想来 , 是因为岑参笔下的边塞画面感极强吧 , 那些诗句仿佛一张张照片 , 又好像真实地纪录片 , 眼前不断出现的画面匹配上他的诗句 , 成为儿时背诵诗歌经历中难得的美好回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