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
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
【数伏天怎么数 怎样算数伏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
- 会议总结怎么写 家庭会议总结怎么写
- 手机计算机怎么开根号 华为手机计算机怎么开根号
- 两个月拉布拉多犬怎么训练 两个月拉布拉多犬怎么训练排便
- 用大树的年轮怎么辨别方向 树的年轮怎么辨别方向
- 如何查看电脑cpu型号 笔记本怎么样查看CPU型号
- 手机怎么投屏到电脑上 安卓手机怎么投屏到电脑
- 怎么样下载宏碁Acer电脑的驱动
- 驾照到期如何换新证体检 驾照到期怎么换新证体检
- 抖音拍照怎么保存到手机里 抖音拍照怎么保存到手机
- 微信里的拍拍如何使用 微信里拍拍怎么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