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到了,农村老人说“小寒节气宜雪不宜晴”,小寒节气下雪有啥说法?

贵州安顺,今天又打雷,又下雨!真不知有啥祸福呀??
你好,今天人们就将迎来全年的第23个节气了,小寒节气到来后,我国许多地区就进入一年中气候最为严酷的时间段了,那么就让为你介绍,民间关于小寒有哪些禁忌,小寒天气如何变化 。
小寒时节,民间忌讳天暖,有谚语“小寒天气热,冷莫说”的说法 。意思是,小寒本是天气严酷的时节,如若不冷,到了大寒,天气就会极为严寒,冷到用语言都无法形容的地步 。此节气民间也忌讳天不降雪,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大暑田干裂”的说法,认为此时不下雪,来年就会遇到大旱 。
小寒前后忌讳天暖,因为按照通常的自然规律,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及寒潮来袭,天气寒冷 。如果此时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大寒会更冷 。另外 。小寒节气还忌讳不下雪,如果小寒不下雪,第二年会出现干早,有谚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干裂” 。
小寒天气如何变化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 。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
我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 。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
身为农村人,从小就知道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小寒节气宜雪不宜晴”,那都有哪些说法呢?
老人们之所以说这句古话,那么这句古话是有道理的 。小寒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的到来代表着一年中冷的日子的到来 。“小寒节气宜雪不宜晴”表达的是在小寒节气天气要是晴天的话,那一般下雪的天气就要等到过年后了,也就是说年前就看不到下雪了,如果不下雪,那么年后的春天里将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地里的麦苗和一些农作物将受到干旱的影响,那么来年的收成也将大量减产 。
小寒节的这天要是有雨雪的话,那么地里的麦苗和一些农作物等,将得到大量雨雪的滋润,得到雨雪滋润的麦苗和农作物将长势良好,有句谚语讲的好,叫“瑞雪兆丰年”可以很好地去诠释小寒节下雪的好处,学下的越大,农作物就越长得好,那么来年将获得大丰收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对于年前下雪的期盼,和明年丰收带来的喜悦,所以说小寒节气宜雪不宜晴 。
农村的老人一年到头都是围着庄稼转的,只有收成好了,日子才有盼头,才有丰收的喜悦,那么对于天气的变化都做了很多总结,进而也有了“小寒节宜雪不宜晴”这一说法,
今天是小寒节气,我们这边下雪了,家里的老人都乐开花了 。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可能在到了小雪节气后并不会觉得有入冬的迹象,但是在我们北方,一到了小雪节气就会明显的感觉到气温的变化 。在我们北方有小雪节气前砍菜拔萝卜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在小雪节气前就要将种植的大白菜、萝卜收获,如果推迟到小雪节气后再收获,大白菜、萝卜就很有可能会被冻坏,所以在小雪节气还没到来之前,种植白菜、萝卜的农民都会抓紧时间将种植的白菜和萝卜收回家 。农村老人之所以会说“小雪节气宜晴不宜雨”是因为在小雪节气时如果下雨的话,那么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降雨降雪的次数会增多,等到了降雪量最多的大雪节气时,反倒会因为小雪节气时降水过多导致大雪节气时无水可降的情况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