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从来诗酒不分家 。古人在写诗之前,往往有饮酒的习惯,也因此做过许多与醉酒有关的诗 。其中描写醉态,不顾形象的,大有人在 。
可是到了宋朝,社会风气渐渐改变了,文人们专攻填词,再也不用舞刀弄枪,言行日趋“儒雅”,很少在词作中吐露出自己醉后失态的实情 。
即使豪放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也只是发挥酒醉后的想象,想要飞天揽月 。唯有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填了一首《西江月》,把自己酒后失态的样子如实描绘下来 。
一、《西江月·遣兴》赏析
《西江月·遣兴》——南宋·辛弃疾词作意译:我喝醉了之后就只想笑,才没有功夫去发愁呢 。最近一直在读古人的书,结果却发现读了也是白读,完全没什么用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
【西江月辛弃疾赏析译文 西江月辛弃疾古诗赏析】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昨晚喝高了,醉倒在松树下 。我问松树:我是不是醉得很厉害?当时风吹动了松枝,我还以为它要来扶我 。于是呵斥道:“走开!老子不要你扶!”
这首《西江月》写得特别诙谐,似乎是在回答别人的疑问 。比如有人问他:我最近老见你喝醉,你是不是在为什么事发愁啊?辛弃疾就回答他说:嘁!我喝醉过后不知道多快乐呢,哪有时间发愁?
从前诗仙李白喝高了,就写了一首《月下独酌》,当时他醉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然后还举起酒杯,和月下花影共舞 。他内心也许是愁的,可是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快乐的状态 。
辛弃疾喝醉了,醉到错以为松枝要来拂自己 。但是他倔强地认为自己没醉,还呵斥老松:走开!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内心正在发愁 。
词的头两句说“我才没空发愁”,但是第三、四句就暴露了他的心理,他正是在发愁 。他在抱怨:读了好多古人的书,全都白读了,一点用处都没有 。
任凭他自书中读出一朵花儿来,他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自己抗金的理想 。所以说,相信了这些书上之言,除了浪费时间,一点好处都没有 。
从前,梁元帝也曾经发出过相同的抱怨 。因为他认为自己读书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国家还是灭亡了,所以“读书无用” 。于是,他下令让人把宫里的藏书全都烧掉了 。
不同的人醉酒之后,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有一些人会笑,有一些人会哭 。还有一些平时锯了嘴儿的闷葫芦,会突然变得话多,特别有表现欲 。比如辛弃疾,他喝高了想找人说话 。
没有人他就对着松树说,他问松树自己是不是喝醉了 。其实他内心是很排斥这种醉酒的状态的,因为饮酒误事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当一个人心里有事时,才会喝醉 。
辛弃疾不肯承认自己心里有事,所以他不承认自己醉了 。见到“松树要来拂”自己,于是马上呵斥对方:走开!才不要你管呢!我不知道有多么清醒 。
二、“词中有戏,以戏入词”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词鉴赏辞典》中认为:王维的诗是“以画入诗”,而辛弃疾这一首《西江月》则是“以戏入词” 。辛弃疾经常通过散文化的手法,将青山绿水进行拟人化处理 。
比如他在《贺新郎》中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 。”在《生查子》中写:“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妆?”又写山头明月,每夜来青溪上“听读《离骚》去” 。
不过,在本文介绍的这一首《西江月》中,他是在醉中把松树当成了人,因此才写出潇洒狂放的句子 。
- 2022快手个性签名大全张粉好听伤感 世间疾苦我没有救赎
- 疾风之刃剑魔加点 疾风之刃斩狂加点2020
- 八声甘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辛弃疾翻译及赏析
- 深圳这家新开的皮肤病中心够新鲜院士带头拎包入驻 深圳性疾病医院
-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 辛弃疾词精选诗集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简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 遵循这种治疗方法这个疾病有治愈的可能 怎么治疗
- 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你遇到过最让你痛心疾首,心死的感觉是什么事?
- 阳宅风水和人体疾病的关系 家里有精神病人是阳宅风水问题
- 讳疾忌医的故事及寓意 讳疾忌医的故事简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