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四 )


【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附图,唐代周边各势力图
840年,称霸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灭亡,与此同时,居住在西拉木伦河沿岸(辽河水系)的契丹人兴起;室韦诸部受到契丹人的侵袭,室韦部落开始西迁 。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建立大契丹国,室韦各部臣属于契丹 。在契丹、女真统治时期,部分室韦融入契丹、女真;部分在原地,但不以其原名称之;部分西迁到蒙古高原,形成新的部落共同体 。
“蒙古”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即蒙兀室韦,在今大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下游以南 。蒙古的远祖可追溯到东胡,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 。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在西晋时期崛起,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秃发部、宇文部鲜卑部以及拓跋部的别支柔然等 。柔然被突厥击败后,逃到辽河上游的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逃到外兴安岭以南地区的成为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 。
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附图,蒙兀室韦
唐末以后,蒙兀室韦越过大兴安岭西迁至蒙古高原东部,成为游牧部落 。12世纪初,蒙兀室韦的尼伦部落,在成吉思汗的祖先合不勒汗的带领下迁至三河之源(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的肯特山地,成吉思汗所属的乞颜部即属此部分 。契丹灭亡后,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趁机脱离辽朝自立,统一尼伦各部,建立蒙兀国,随后在金朝的打击下分裂 。
金朝衰落以后,乞颜部孛儿只斤氏的铁木真开始蒙古统一大业,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等相继臣服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一词成为草原各部的共同名称 。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答案:室韦部落是蒙古部落主要的祖先,蒙古人大多是室韦人的后裔 。
一、室韦与契丹皆源自鲜卑宇文部
公元5世纪:北魏时开始有室韦的记载 。室韦与契丹皆源自于鲜卑宇文部,以兴安岭为界,以南为契丹,以北室韦 。活跃区域在今黑龙江中上游流域及嫩江流域 。
公元544年(东魏武定二年)起,室韦各部逐步向中原王朝朝贡 。
公元6世纪中叶:突蕨打败柔然并统治大漠南北以后,室韦臣服于突蕨,受突蕨统辖 。唐朝初年,室韦人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部落首领称为“莫贺弗” 。
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唐朝以室韦、契丹部落置师州,侨治营州境内,管理室韦、契丹事务 。
公元707年:唐置乎卢节度,管辖室韦、契丹等部 。
公元788年(唐贞元四年):唐朝设立室韦都督府,以室韦首领为大都督、都督,室韦地正式纳入唐朝版图以内 。
二、室韦逐渐演化为蒙古,室韦蒙兀部牵头组建蒙古诸部
公元10世纪以后,契丹建立政权过程中,室韦部族一部分西迁南迁,一部分并入契丹 。其中一支室韦蒙兀部西迁至达斡难河(今鄂嫩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这里在后世被公认为蒙古族的发源地,到金末发展为多达16个部落的蒙古族 。“蒙兀”即为“蒙古”,翻译不同而已 。室韦蒙兀部就是后世蒙古族的主体核心 。
另两支室韦部族大如者部和小如者部都从大兴安岭以东西迁至石勒喀河流域,南徙和西南徙的有大室韦、乌素古、和解、那礼等部 。这些室韦部族都逐步在金末被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兀部兼并进来,或主动加入,形成了蒙古诸部 。不少突蕨部落也被蒙古同化,被归纳为蒙古诸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