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艺术史上的“活皮影”-弦板腔文化( 二 )


陕西皮影整体色调艳丽而不浮夸,对比鲜明又协调统一,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把传统民间美术中的意蕴表现的绚烂至极 。
3、理想造型,人物善恶分明
各地皮影人物造型均遵循“五分头,七分相”的共性特征,即正侧面的头部与半侧面的身子接合,是民间求全面面观的体现 。陕西皮影人物最为显着的造型特征是无论生、旦、净、丑均是高额头的理想造型,称为“岩颅” 。人物前额饱满圆滑突出,神气十足 。自古以来,“前庭饱满”被普遍认为是聪慧、自信的特征,在陕西皮影中得以夸张强化 。在陕西民间剪纸、凤翔泥塑、年画人物造型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特征 。
【陕西艺术史上的“活皮影”-弦板腔文化】自宋代以来,各地皮影脸谱造型均体现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