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旅夜书怀》大约成于他离开成都的旅途之中 。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
旅夜书怀
这个时期,杜甫的诗风已经完全成熟老道,格律诗水平已臻化境,他大多数登峰造极的作品都在这一阶段完成,如《登高》、《秋兴八首》,但是和在成都过的舒坦比起来,这段流离颠沛的日子也让他的人生后半作品满是抑郁伤怀 。
旅夜书怀【旅夜书怀诗句鉴赏答案 旅夜书怀赏析尾联】我们先从格式上来看 。起句“细草微风岸”,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为仄起不押韵格式,推出全诗平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舟”、“流”、“休”、“鸥”,押平水韵“十一尤”,整诗无一字出律出韵,平仄也符合五律仄起不押韵规则 。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对仗,所以这首五律完全符合近体格律诗的规则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月涌大江流
再来看内容 。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从写景入手,交代时间(夜)、地点(舟)、天气(细草微风)、状况(危樯独舟),通过这些描写迅速勾勒出一副水墨画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描写精致而又不单单只是写景,让人同时感觉到诗人自身的状况:我就像微风岸的细草,又像夜里孤独的小舟 。既写景,又寓情于景 。
颌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名句 。对仗工整,写景雄浑大气,纵横开阔,历来为世人所称赞 。星星低垂天边,显得平野十分广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这两句是深化写景,但是与一些诗人不同 。一般都是从大入小,先写大景观,再细写小景致,而杜甫选用了先小后大的写景方式,用颌联两句的大气开阔反衬出“细草”、“独舟”的渺小,其实也就是自己的渺小 。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完全是因为被大自然的景色震撼了吗?当然不是 。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不再继续写景,转而抒发诗人自身的感受,自然也是因为看到前面景色之后的感受 。出句“名岂文章著”,名声岂是能靠文章得来的?这就有意思了 。因为杜甫的名声还真就是靠文章得来的,我们都知道他的仕途是失败的 。作者这样写,明显就是觉得自己的政治才华并没有施展 。
名岂文章著
我们早就讲过,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诗词不过是末技,仕途、经天纬地才是正才 。对句“官应老病休”,这就更有意思了,理该是老了或者病了才会辞官 。配合前面半句来看,杜甫的心理其实还是认为自己不老、不病,应该可以继续当官 。那为什么辞官了呢?被打压、排挤了 。其实也就是严武罩不住自己了 。
所以,从颈联可以看出,杜甫对自己离开成都是不服气的 。同时也解释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上的失败 。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合回首联所看到的江景,同时加深颈联对自己的形象的描写,形容自己在天地之中飘零,就像那江上的沙鸥无处可依,悲怆伶仃的心情表露无遗 。
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庖丁解牛,无懈可击 。
这首五律写景雄浑壮阔,气象万千,却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用大江东流、星月争辉的绚烂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悲惨境遇,最后又用苍茫天地间细小的沙鸥自喻,突出了渺小而无力的孤独感 。
- 关于交友的诗句或者名言警句
- 描写乡愁的唯美句子 关于乡愁的诗句古诗
- 赞美女子美丽的诗句 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
- 赞美女人漂亮的诗句 赞美女性的诗句
- 愿替你分担忧愁诗句 分担忧愁的唯美句子
- 关于冬至的谚语和诗句 关于冬至的谚语有哪些
- 题临安邸的古诗句的意思 题临安邸古诗翻译
- 形容生活惬意的诗句 生活惬意是什么意思
- 有哪些令人心寒的诗句?
-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句 中秋节的诗词佳句大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