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呆若木鸡
出自《庄子 达生》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 。
齐王求胜心切,派人反复催促,纪渻子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
庄子用这个故事,原义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 。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
【成语属于历史故事的有 出自历史故事成语】33
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 成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伯宗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 。”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
34
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 。庄子说:“筌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 。”后世用“得鱼忘筌”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
35
断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孟子被后世誉为“亚圣”,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 。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 。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 。
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 。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
36
高山流水
出自《列子汤问》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 。弹起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岸上子期叫绝不已,伯牙兴奋极了,此后二人成为至交知己 。
37
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 。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 。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
38
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 。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 。’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 。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 。
- 木北造型:板栗色属于什么色系 板栗色头发
- 电视在风水中属于什么
- 负责任的理解是什么 负责任的成语
- 喝西北风是成语还是俗语
- 今日主题:“描写稀少的成语集合” 表示稀少的成语有哪些
- 时间快的短句唯美句子 形容时间快的成语有哪些
- 立木为信的成语典故 立木为信的故事简短
- 四川内江属于什么县
- 法警属于公安吗
- 你能写出多少和鼠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