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和典故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有哪些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 , 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 , 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 。
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 , 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 , 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 , 指点山河 , 旁征博引 , 巧思妙喻 , 机锋敏睿 , 汪洋恣肆 , 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 。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 , 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 ,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这些人生智慧 , 被人们加以提炼和总结 , 成了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典故 , 代代流传 。看过才知道 , 原来这么多成语都出自《战国策》!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战国策》 , 岳麓书社出版
No.1
鹬蚌相争 , 渔人得利
赵且伐燕 , 苏代为燕谓(赵)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 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肉 , 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 , 明日不雨 , 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 , 明日不出 , 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 , 渔者得而并禽之 。”
——《战国策·燕策二》
鹬:一种长嘴的水鸟 。渔:捕鱼 。鹬和蚌互相争持 , 捕鱼的人从中得到好处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 , 结果两败俱伤 , 第三者因而得利 。
No.2
高枕而卧
事秦 , 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 , 则大王高枕而卧 , 国必无忧矣 。
——《战国策·魏策一》
把枕头高高地垫起来睡觉 。表示无所忧虑 。
No.3
门庭若市
群臣进谏 , 门庭若市 。
——《战国策·齐策一》
庭:庭院 。市:集市 。门前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 。形容来往进出的人很多 。
No.4
百发百中
楚有养由基者 , 善射 , 去柳叶百步而射之 , 百发百中 。
——《战国策·西周策》
形容射箭、开枪、放炮等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估计情况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绝不落空 。
No.5
肝肠寸断
吾要且死 , 子肠亦且寸绝 。
——《战国策·燕策三》
好像肝脏和肠子被寸寸斩断一样 。形容悲痛万分 。
No.6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 , 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 。天帝使我长百兽 , 今子食我 , 吾为子先行 , 子随我后 ,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 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 以为畏狐也 。
——《战国策·楚策一》
假:借用 , 凭借 。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 。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力欺压人 。
No.7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 , 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 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 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 , 引酒且饮之 , 乃左手持卮 , 右手画蛇 , 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 , 一人之蛇成 ,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 , 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
——《战国策·齐策二》
比喻多此一举 , 造成累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