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唐玄奘的法器,九环锡杖的意义

锡杖在佛教历史文化中一直是作为地位的代表,以及功名的代表,并且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实际的用处可以说是万能锡杖也不为过 。在古代四大名着《西游记》中的唐僧更是有着一根和尚们都羡慕的九环锡杖 。
那么,本期佛学入门一起了解九环锡杖的意义 。
九环锡杖,《西游记》中的宝物 。如来佛祖命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临行时交给观音五件宝贝,分别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佛祖吩咐金、紧、禁三个箍用来降伏神通广大的妖魔,袈裟与锡杖则送与取经人使用;这锡杖,上有九环,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
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 。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斋,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 。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
【传说中唐玄奘的法器,九环锡杖的意义】锡杖:僧人携带的道具,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 。此杖原有三个目的 。1、为驱逐野兽害虫用 。2、为年老人用 。3、为保卫自己 。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 。
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 。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梵呗 。在锡杖上以后又加添各种装饰,变得更庄严了 。
禅杖:为可“持”之物,“九环”则是“九转还丹”(丹经学说)之简称(只能是九环,不能是三环四环) 。“佛衣禅杖”,代表的是“信解受持”,依于佛为信解,行不倦为受持 。
“禅杖”是禅门之中,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 。释氏要览中说:“禅杖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 。令下座垫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用这种“禅杖”触击禅者,不会感受痛楚,但能苏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 。禅杖:以竹苇作之 。以物包一头,坐禅有昏睡者 。
则以软头突之 。十诵律曰:“若故睡不止 。佛言:听用禅杖 。取禅杖时应生敬心 。云何生敬心?言:以两手捉杖,戴顶上,应起看余睡者以禅杖筑 。”资持记下二之三曰:“禅杖竹苇为之,长八肘 。下座手执巡行,有睡者点起付之 。”以泛称僧所用之杖也 。
【结束语】对于佛教的了解可能许多人是从小被家里的长辈带去寺庙祭拜,除此之外的大多数人都是受《西游记》的影响才对这些有所了解,赐予的人不同九环锡杖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凡的代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