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患者中心论,不提也罢 。
患者,作为了解客户行为的窗口,也是应该的,客户的客户么 。但除了医生而外,患者与别的角色无关;第四是客户中心论,老套,同理也可以是老板为中心;还有,服务中心论,提及的人不多,大概觉得这个概念不够专业 。总之,大体认为,只有专业导向才是唯一出路 。理由很简单,在最新文件里头,不允许医药代表承担销售任务 。
实际上,医药代表从来都没有承担过销售任务,承担销售任务的都不是医药代表 。政策文件里的“销售任务”,只能理解为法规范畴的刚性概念,比如药品的发货、回款、流通与库存管理这些环节才是销售,自有GSP相关条款去规范和记录 。医药代表从来都不可以插手这些事情的,这些都是经销商才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说有医药代表在做这些,那么一定是“伪”医药代表在那里混淆视听 。不只是书面说说,还有两票制,营改增,飞行检查等配套措施来制约 。
有人说指标不是销售任务吗?区别一下,指标是公司绩效考核的办法,属于管理范畴,而不是法规范畴 。
很多国家医药是分开的 。这么一来,怎么计算指标达成呢?方法也都不一样 。市场也是被分为若干区域,叫“砖头”(Brick) 。医药代表所属区域的业绩,就被当作是销售业绩 。这种计算方式不合规吗?怎么考核,怎么管理是企业内部,甚至是团队内部的事情 。
绩效考核的办法,可以多种多样,只不过业绩指标是很直观,容易计算而已 。但是随着医药分家,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医药互联网化,医药电商等业态的变化,业绩的划分将会变得复杂,这是对团队管理的挑战 。到那个时候,指标考核的难度讲会增加 。最终是不是会放弃这种考核办法也未可知 。
说这么多,就想说,医药代表将会越来越堂而皇之的成为一种职业,必将越来越理直气壮 。可是医药代表为什么还会莫名其妙地担心呢?原因是公司和行业的氛围,是非医药圈看待医药代表的眼光 。
真正的核心命题,是公司如何把握未来的不确定性,比如市场准入,比如价格的震荡等 。无论是产品组合的管理问题,成熟产品的增长问题,还是新产品的上市问题,公司高层避不开的是人均产出如何提升,是短期的业绩与长期的战略的平衡,是市场份额与预算控制的尺寸 。减员不难,砍费用也容易,但同时也让业绩增长这才是难点,做出一份可靠的销售预测才是难点 。
可是,所有这些与医药代表的关联是什么?
02医药代表,真正值得操心的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医药代表担心的不无道理 。只要把医药代表的担心稍微具象化一些,也许我们就找到了改变的方向 。
第一,医药代表多了
行业里医药代表的数量在2014到2015年间会达到顶点,当然没有人去核准较真 。有这样几个现象来佐证:
1)新产品进入市场少了;
2)更多产品到了产品生命周期(PLC)的后期,市场活动少了,拜访密集度低了;
3)相关产品组合引发团队的合并;
4)过期原研产品走进仿制品大家庭(CSO),需要的人手自然也减少了;
5)每年进入行业的人员,远远大于从退休的人员 。这是行业发展阶段性特点决定的 。
第二,客户觉得医药代表做法不新鲜了
总是那些老步骤:开场,探询,陈述,处理反对意见,缔结 。耳熟能详,也不知道是不是曾经起过作用,好像这是我们唯一会做的 。无论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顾问式销售,客户背对着你都能应付 。幻灯片演讲,循证医学证据,参考文献的罗列,加上炫酷的演示都不能激起客户的兴趣,哪怕结合虚拟现实(VR),对客户而言,恐怕也未必新鲜 。这工作还怎么做?
- 冰心的经典作品分享 冰心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怎么发现时癌症早期?
- “一花一世界”,禅宗美学的代表人物
- 考试送桃子代表什么意思
- 腿部脂肪代表减肥效果?
- 消瘦代表不健康 并非美丽
- 乙肝一二四五阳性代表什么
- 不吃饭不代表一定会苗条
- 2021医药卫生包括哪些专业 什么专业热门
- 穿黑婚纱代表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