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诸恶莫作 , 众善奉行 , 自净其意 , 是诸佛教 。”信仰人们的心灵产物 , 是随着某个宗教而聚集起来的 , 丧失信仰的人就会像丢失理智一般 。本期佛教文化带你来看看三身佛是什么 。
三身 , 梵文Trikāyāh , 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 , 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身”除指体貌外 , 亦有“聚积”之义 , 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 。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 , 而以“三身”的说法影响最大 , 即所谓理法聚而为法身 , 智法聚而为报身 , 功德法聚而应身 。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 , 所以三身即一佛 。
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 , 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这念心 。这念心能见、能闻、能知、能觉 , 而一切千变万化的世界都呈现在这念心中;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显现 。因此这念永不断灭的心 , 就是我们法身 。
一般人总以为未出生前 , 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不来之后 , 自己也将消失于无形 , 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事实上 , 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 , 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 , 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 。无始无终的法身 , 才是我们真生命 。
报身 , 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等 , 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 。就人而言 , 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 , 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 , 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 。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 , 一切都是自己造业 , 自己承受果报而已 。经云:“所作业不亡 , 纵经百千劫 , 因缘会遇时 , 果报还自受 。”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 , 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 。因果报应历历不爽 , 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
化身就是变化万千之身份 。同一个人 , 在不同的时空和人事物的境况下 , 就会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在儿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儿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则成了主管或员工;下了班 , 到学校在职进修 , 又变换成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同一个人 , 但是场合对象不同、时节因缘不同 , 自己的身份亦随之改变 。
了解了自己的法、报、化三身后 ,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佛的三身: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
法身空寂 , 本自清净 , 周遍含融 , 能生万法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 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 , 都是法身所现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众生心即佛心 , 但因无明障蔽 , 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 。若能证悟空性 , 漏尽无明 , 所谓“无明分分破 , 法身分分见” , 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
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 , 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 , 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 。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 , 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 , 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 , 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 。
- 【佛教文化】藏传佛教修行方法大全
-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山西五台山
- 藏传佛教拜佛礼仪正解,门外汉要牢记
- 佛教礼仪的起源,讲述佛家之礼的缘起
- 佛塔的作用是什么?纪念佛教圣者
- 佛教说的一劫是多少年?渡劫是什么意思
- 遵循佛法的教诲,佛教五力分别是什么
- 汉传佛教人物之虚云法师禅修开示
- 佛教仪轨是什么,侧重点不同的佛教仪轨
- 佛教感人故事之老和尚数度卖鱼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