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用有如有如有如有如造句( 二 )


浑兮其若浊 。其实,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老子在上面已说过:“和其光,同其尘 。”表面上给人看起来像个“混公”,大混蛋一个,“浑兮其若浊”,昏头昏脑,浑浑噩噩,好像什么都不懂 。因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着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己以为了不起 。用不着装模作样,故作姿态 。本来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浊浊,没人识得 。这是修道的一个阶段 。
一个修道有成的人,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去界定他,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没有障碍 。像个虚体的圆球,没有轮廓,却是面面俱到,相互涵摄 。彻底而言,即是佛家所言“圆融无碍” 。成了道的人,自然圆满融会,贯通一切,四通八达,了无障碍 。而其外相正是“混兮其若浊”,和我们这个混浊的世界上一群浑浑噩噩的人们,并无两样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