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论语》里有一句话 , 就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当年 , 复旦大学初创时 , 复旦的老前辈把这句话当作了复旦校训 , 一直传到现在 。前不久 , 重回复旦 , 在校园里又见到了这一条校训 , 便停下脚步再次细细地复习了一遍 , 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
“博、笃、切、近”这四层 , 博学是什么呢?我们说 , 阅读的古今中外书籍多、走的地方多、见闻多、头脑里知道的事情多 , 当然都是博学的几个方面 。不过 , 博学最为根本的 , 却是“打通”两字 。如果我们的头脑没有打通的功夫 , 只是把事事物物一样一样地排列着 , 那么再多的东西 , 一样东西总还不过是一样东西 。如果并排还不算 , 有的还要把事事物物看作孤立和对立的 , 那就难免“要这一样、不要那一样” , 互相还要抵消减少 。而打通的功夫却与此不同 , 事事物物之间没有了围墙 , 天地打通、城乡打通、文理打通、上下左右都打通了 , “一样便只是一样”的事物的那些“之间”里面 , 会有怎样可观的“增量”啊?
那么笃志呢?那个笃 , 我们平常还会说笃信、笃实等等 , 总之是一心一意、坚定心志的意思 。一个人意志坚定 , 一心一意 , 那往往都是选定了一个十分让他向往、对人有吸引力的目标而去 。这个“笃”字 , 字形结构里有个“马” 。骑马当然是要到一个地方去 , 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 。但骑马更是有一派“马上风光” , 一路行来 , 一路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 , 都是享受 。不能眼里只有那个明确的目标 , 却把一路风光视作无物 , 完全忽略了 。一心追求美好真实的东西 , 但再美再真的东西 , 如果没有了那么丰富多彩的“一路风光” , 就容易没有活力 , 缺少弹性 。缺少弹性的东西 , 往往是硬质硬性的 , 碰在身上就会有点疼痛 , 不好受 。
至于“切问”两字 , 让我想到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起的故事 。他说他小时候与父亲很亲近 , 父亲喜欢带着他到各处田野山坡上散步 , 顺带教给他各样动植物的模样特性 。一次学校里组织孩子与他们的父亲一起进行田野小调查 , 成果汇报时其他小朋友都能说出一大堆动植物的名字 , 费曼却说不出来 , 因为父亲和他注意的是各样花草、动物的色彩、形态和各种习性 。费曼到了老年还记得父亲当年对他说的话:知道一样东西的真正内容 , 比知道它的名字和概念更重要 。记名字 , 永远有时间;但是反过来 , 如果一起头就急着记名字、下结论 , 那往往你就不愿再多看那个东西一眼了 。费曼说 , 此话太重要了 。实情和事实永远是第一位的 , 概念、名称和结论永远是第二位的 。我们不要匆忙下定论 , 因为事实具在 。
最后就是那“近思”两字 。宋儒朱熹最佩服这两个字 , 他编集了一本最有名的儒学入门书 , 取名就是《近思录》 。我们如今都喜爱说“诗与远方” 。远方当然宏大辽阔 , 令人神往 。但是大道至简 , 大道至近 。再是远大振奋的大道大行 , 只有在自己身旁手边的日常行止、洒扫庭除之中看到痕迹、见到踪影 , 那才算是切实可信、落到实处 。庄子甚至有言 , “道在屎溺” 。这其实是一条至理 。我想到曾经访问过沪郊金山的感动人物、造口师蔡蕴敏 , 她曾经亲口对我说 , 病人伤口脓血污秽里面的臭味 , 包含着医学上的大学问 , 值得我们认真投入地去钻研 。我们平常人闻到这样的臭味都会厌恶地掩鼻而过 , 但蔡医生却是体会到了其中的医学大道 。道不远人 , 这就是近思的至义 。能够在不经意、不显眼的小事、细事和实在事当中看出时代的走向和脉搏 , 那才是真正的精品 , 而非所谓的“宏大叙事” 。
- 提示语在前中后 提示语在中间的一句话
- 来来来!了解一下被罚8.84亿元范冰冰的个人简历 范冰冰个人资料图片 简介
- 苏州园林的特点介绍 苏州园林介绍资料
- 应力测试的单位是什么 应力单位是什么
- 芦荟的花有什么用处?
- 鲮鱼吃什么味的饵料
- 宋仁宗的后嗣之谜——宋仁宗的继承人是谁?和宋仁宗是什么关系? 宋仁宗把皇位传给谁了
- 饥荒夏天怎么降温
- 怎么喂养蚂蚁
- 郭橐驼种好果树的原因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