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衣卫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三 )


飞鱼服、绣春刀、历史上明朝锦衣卫真像电视里那样华丽吗?
我们从相关的影视剧中可以发现一个明朝时期的锦衣卫特有的特点,就是明朝时期锦衣卫的衣服都是非常帅气的,给人们的感觉非常的来风,哪怕是与现在的衣服相比起来还是非常的大气,非常上档次,那明朝的锦衣卫的服装究竟是怎么样的?真的是那么华丽吗? 在明朝时期,锦衣卫的主要职能就是,护驾皇帝,巡查缉捕,而明朝时期,锦衣卫的衣服称为飞鱼服,但是其实锦衣卫的服装除了飞鱼服以外,还有麒麟服,而具体的服装样式要根据当时在锦衣卫所担当的职位的品品阶而定,相传明朝时期的官员制服,一品官员衣服上所绣的是一头斗牛,二品官员衣服上绣的是飞鱼,三品官员衣服上绣的是莽,四品与五品官员衣服上绣的是麒麟,六品与七品衣服上绣的是虎 。由此可见,当时锦衣卫的官衔在明朝时期是非常高的,而且锦衣卫的服饰所要求的材质都是非常高的,衣服上更是绣有金锭,犀牛角,珊瑚等些宝物,虽然说衣服的整体样式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华丽与花哨,但是总体来说,锦衣卫的服饰还是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大气的,非常的上档次的 。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锦衣卫的服饰可以说是非常的拉风了,相信如果锦衣卫的服装出现在现在也是非常受人们所欢迎的,可能会在现在兴起一场服装的浪潮 。
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蟒袍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 。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 。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明史·舆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 。……次则飞鱼…… 。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 。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 。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 。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 。”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 。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 。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襕 。飞鱼服飞鱼《山海经》:“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 。”具有神话色彩 。《林邑国记》:“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 。”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明史·舆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 。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 。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非蟒也’”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 。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 。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 。”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 。至正德年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 。嘉靖、隆庆年年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着飞鱼服 。斗牛服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清《渌水亭杂识》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 。”《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 。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晋书·张华传》: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 。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 。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 。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 。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 。《天水冰山录》:着从严嵩家抄没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 。如蟒龙补、过肩蟒龙 。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 。明代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