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衣卫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四 )


锦衣卫”服饰一直很受关注,这里略作介绍,顺便澄清一些服饰上的误解 。锦衣卫主要职能是负责皇家的卤簿仪仗、值班宿卫及巡察捕缉等,并参管刑狱 。锦衣卫从指挥使、同知、佥事到千百户、将军、力士、校尉等,人数众多,所穿服饰根据场合、职事均有规定 。
锦衣卫不仅穿飞鱼服,还有蟒服、斗牛服、麒麟服,另外,锦衣卫大汉将军在当值时还要穿装饰有小旗的头盔,穿对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红盔红甲和红盔青甲等各种颜色,腰间还要悬挂宫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钺等 。
飞鱼服属于赐服,按照明制,“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 。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
因而可知,无论飞鱼服还是麒麟服,穿在锦衣卫身上都是一种荣宠和身份的象征 。而且,飞鱼服不是锦衣卫专属,其他被赐官员也可穿,且并不是所有锦衣卫都可以穿,必须是有相应品级、特殊身份的官员才可穿 。千百户的锦衣卫穿青蓝色锦绣服 。
飞鱼服的飞鱼不是鱼仅仅多了两个翅膀,而是古代神话中的头如龙,鱼身有一只角的动物 。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龙鱼陵居在其此,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狸作鲤) 。”又因其能飞,故亦名飞鱼 。如图:
历史上出土的飞鱼服只有红色和黄色锦缎织成的飞鱼服,颜色鲜艳,鲜衣怒马,因此叫“锦衣卫” 。飞鱼服没有黑色和白色
锦衣卫戴的是乌纱帽、缠棕帽、盔甲 。
缠棕帽以棕藤编织而成,四周有檐,檐大称大帽,檐小则称小帽 。《三才图会·衣服一》记载:“缠棕帽,以藤织成,如胄,亦武士服也 。” 。
真正能在台前华服亮相的锦衣卫都是极少数,在这个机构里面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群体,那就是散落在民间以及塞外各种的锦衣卫探子,他们才是这个机构的骨干,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来监察官员,负责刺探军情,也从事一些暗杀的工作 。他们是皇帝最为可靠的耳目 。
他们处在复杂的环境里,都是靠着令牌等代表自己身份的东西来行事,穿着锦衣卫的官服反而不便,因此他们的服饰就太多了,什么样行当的服装都可能会有 。
明朝锦衣卫所穿的衣服一般为飞鱼服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隆重服饰 。至正德年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 。嘉靖、隆庆年年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着飞鱼服 。
飞鱼是一种纹理,有飞鱼纹的曳撒、直身、贴里都是不同款式的飞鱼服 。飞鱼服上有四爪飞鱼纹“飞鱼类蟒,亦有二角 。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飞鱼类蟒,非真作飞鱼形” 。
是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祭历代帝王所穿礼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 。
张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志里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张爵“充前驱使事,—切机务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挥佥事俸 。自发驾以至回銮,飞鱼蟒衣、帑金、厩马、酒饭之赐,及宣召面谕之优,不可枚举 。”由此可见,飞鱼服绣春刀是皇帝赏赐的 。
明代史料里面提到了锦衣卫堂上官穿飞鱼服,不过“飞鱼服”是个大名称,凡是装饰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而纹样包括这样过肩式的、补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则各种都可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