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无常,皆看愚者与智者的选择

愚者和智者总是会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在无常的生活中,愚者总是受伤的那个,而智者是让人受伤的那一个,那么愚者就真的比较笨吗?其实不是的,愚者或许只是更单纯,那么接下来佛教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愚者和智者的选择 。
佛陀时代,有一位妇女名叫乔达弥,她挚爱的儿子在出生几天后就离开人世 。痛失爱子的她十分悲伤,抱着儿子的尸体,到处找寻让儿子复活的方法 。其中,有人告诉乔达弥,有一位智者佛陀,或许有治疗死亡的方法 。
于是她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诉说她心中的悲痛,佛陀告诉乔达弥:“只要你能用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点燃香,带来见我,我便能帮助你 。”乔达弥心想:只是点个香,这很容易啊!就喜出望外地赶紧拿着香到城中,挨家挨户地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 。
然而,每一家都告诉她:“我很愿意帮助你,为你点燃香 。但很抱歉!我家有死过人 。”经过了一番找寻,乔达弥终于了解“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无常是世间的真理”,而停止悲伤,出家修行,终而契入不生不灭的涅盘 。
其实,不用等到死亡,无常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意外是无常、生病是无常,观察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非无常 。
而当我们执着一件事物时,会习惯性地误以为这事物是常 。生病时以为病不会好而意志消沉,欢乐时以为是常,而于欢乐消失时感到空虚寂寞,因为不知无常,而使生命充满痛苦 。
善用无常,改变人生
世间有人听到无常,心中常常会闪过一丝的凄凉,好像一切事物终归变坏,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觉得死后一切都无,生命没有价值,于是生活没有重心,日子一天过一天,漫无目标 。
还有些人,当听到无常,心想:既然凡事无常,欢乐稍纵即逝,何不赶快及时行乐?于是天天放纵自己于财、色、名、食、睡五欲中,藉虚妄的欢乐,填补自己心中的空虚及不安,然而当欢乐过后,反带给自己更加空虚寂寞与不安 。
这些人,都只是知道片面的无常,或是对无常有所误解 。既然无常是生命的真相,对无常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对生命有正确的了解 。如此,必然存在许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就是生命苦的根源 。所以正确地认识无常,是圆满生命的开始 。
什么是无常?常是永恒不变,无常就是凡事都会改变,众生的心念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而心念在变,因缘在变,所以周遭事物也一直在变 。
在这变的当中,消极的人选择逃避、放逸;而积极的人,却在这无常幻化的境界中,藉着无常的道理,运用因缘法,积极地创造、建立善的缘起,改变自己的生命,并利用这短暂的生命自利利他,觉悟有情、启发大众的善根,使大众远离虚妄与痛苦,乃至契悟这念常住不灭的真心 。
生灭身中有不生来性
过去佛在世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波斯匿,听到佛说,人的生灭身中有不生灭性,心中十分疑惑,所以请佛开示 。
佛就问:“大王,你现在多大岁数了?”
波斯匿王回答:“六十二岁了 。”
佛再问:“大王,你从出生至今,见过几次恒河水?”
王言:“见过两次 。我三岁时,母亲带我去拜耆婆天时看过一次,最近又看了一次 。”
佛又问:“大王,你三岁看恒河的心,和六十二岁看恒河的心是一个?还是两个?”
波斯匿王回答道:“我这念能见的心,当然是一个,从来没有改变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