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全文解释翻译 千字文解释及释义( 六 )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 。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 。《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 。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 。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
[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
[译文]开天辟地之后,大地处在一派蒙昧原始的状态 。日月时盈时亏、时明时晦地运转着,众多星辰布列在天际 。随着日月星辰的运行,气候的寒暑交替出现,秋天人们采集食物,并储藏过冬 。人们开始懂得用闰月来弥补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不足、甚至想到借用音乐(律吕:古代乐律的统称)的规律,来安排一年四季 。云气升降会变成雨,露水冷凝后结成霜 。黄金出产在丽水(今云南省境内,一名金沙江)中,美玉出产在昆仑山上 。珍贵的宝剑名叫“巨阙”(春秋时铸剑名家欧冶子所制),美丽的珍珠号称“夜光” 。美味的水果有花红、李子,重要的蔬菜是芥菜、生姜 。海水咸而河水淡,鱼儿在水下潜游,飞鸟在天空翱翔 。
[原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
[译文]三皇五帝时,由贤能的人来治理天下(龙师:伏羲氏时以龙为官员称号 。火帝:燧人氏时开始钻木取火,故称 。鸟官:少暤氏时以鸟为官员称号 。人皇:即天皇、地皇、人皇之一 。)开始制定了文字,人们也穿起了衣服 。那时出现了尧(陶唐)和舜(有虞)把治理天下的天子之位,禅让给贤人的美事;也出现了殷王成汤和周王姬发,为拯救万民而讨伐有罪君主的盛事 。古代的有道君王,端坐在朝廷上,多方咨询治世之道,不用操劳,就把天下治理好这些君王爱护百姓,使得周边的部族也来表示归顺;民众无论远近亲疏都一样对待,所以天下百姓都表示拥戴,瑞祥风鸟在竹林中鸣叫觅食,白色小马在打谷场上吃草,连草木也享受到君王的仁德,天下万物都沾了光 。
[原文]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已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
[译文]一个人的肢体和肤发,其外在表现着“四大”(地、水、火、风)的关系;(“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 。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 。其内在含容了“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得自父母的养育,怎能够随便去损伤 。女子讲究的是在节操上没有污点,男子追求的是才能和德行 。知道有过错就一定要改正,对已具备的美德就不能再失去 。不谈论别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说过的话要兑现,要能经得住反复考验,为人器量要大,要让人难以估量 。一个人培养自己的“五”,要求纯一而不掺入别的杂念 。所以,墨子(翟)看到素丝被染上颜色而悲哀,《诗经》有赞美羔羊的篇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