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记录的是福耀玻璃在美国开设工厂的历程 。其中有一幕是福耀老总曹德旺在老家烧香拜佛的画面,乞求神灵而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也借神灵希望能够保佑福耀美国工厂顺顺利利!广东福建,尤其是香港地区,特别是大富豪,工厂落址、购置豪宅、搬迁嫁娶等等,都会看看风水、算算八卦,而这种迷信方式,自古就有!
迷信是传统社会的保险那么问题也来了,迷信和保险的具体关系是什么?
迷信就是远古以来人类普遍的防卫,人们用迷信缓解对未来的忧虑 。按照李泽厚说的,人类社会都是先有巫术(即迷信),后才有礼、学和宗教 。像渔民出海前祭拜天后这样的巫术礼仪”,目的是求得平安、丰收,其它巫术礼仪可能为的是向上天求雨、治病、消灾、求子或求媳妇等等 。这些活动是否影响客观对象本身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人自己信、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 。心诚则灵是根本原则,要求巫术活动参与者有敬、畏、忠、诚的主观情感状态,不能有半点杂念 。《礼记》上说:“筮(shi)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 。。。。。。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
可见,巫术礼仪是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非理性的理性化",是为了给人以“掌控之中"的幻觉 。

文章插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哈佛大学杨庆堃教授对广东、北方、中西部8个地区、1千多庙宇做了硏究,包括神农庙、财神庙、龙王庙、孔庙、佛庙、道观等,发现去朝拜的入中,97%是为治病去求神,90%为婚嫁找好对象,88%为出行顺利,85%的人是为了财,70%是求子!由此可见,迷信不是无为而之,而是因为未不确定 。
当然,不只是老百姓如此 。从周王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靠迷信统治,“天意论”就是一种迷信 。比如,清朝初期,1679年9月2日,京城发生强烈地震,“声如雷,势如涛,白昼晦暝” 。到下午6时,地震还是反复发生,而且强度很大 。京城内的宫殿、官名损坏严重,民居十倒七八 。之后十多天里,强烈的余震还是很严重 。通州、良乡等城墙全部塌陷,裂地成渠,出黄黑水及黑气 。那时还是炎夏,遍地死尸,导致恶臭满街,惨不忍睹 。

文章插图
康煕皇帝下谕旨:“顷者地震示警,实因一切政事不协天心,故召此灾变 。在朕固宜受谴,尔诸臣亦无所辞责 。然朕不敢诿过臣下,唯有力图修省 。。。。。。”才可以挽回天意!要求各文武大臣不能轻率反省,而是真心实意 。随后,派遣各官告祭天坛 。可是,官员祭拜天坛后,似平上天还并不满意,余震继续不断 。因此,康熙皇帝决定朝廷斋戒,并亲自前往天坛告祭 。至于康熙的虔诚是否真的赢得天意,这个无法知道,但那次经历据说对康熙影响很大,引导他走向仁政,康熙朝此后48年长治久安 。这个效果是否跟渔民出海前祭拜天后的仪式类似呢?

文章插图
迷信和保险的关系由此,你可以看到,买保险和信迷信,在心理效果上类似,只是一个要付费,一个只要信则灵" 。但是,一旦风险事件真的发生,保险可以给你赔付,而迷信可能无能为力,即使你倾家荡产,迷信也没法帮你 。保单是主动避险,效果是客观的;而迷信为被动避险,效果主要是主观感受层面的 。
当然,在传统社会里,尽管没有正式保险业,但人们虔诚地迷信,诚则灵,加上那时候家族和宗族也很发达,可能过去的中国人虽然不富,但还有主观幸福感,也就是“瞎幸福”!
- 海上繁花剧情介绍
- 蜜糖甜蜜瘦身法介绍
- 出师表的注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 基督教葬礼程序介绍,尊重信教友人
- 淘宝店简介主要写什么 淘宝店铺介绍怎样写
- 花灯由来简单介绍
- 10种减肥蔬菜汤
- 字节跳动旗下产品介绍
- 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介绍
- 水土保持法介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