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方法识别减肥陷井

又到了旺季 , 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减肥概念层出不穷 , 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 真假难辨 。由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全国健康教育事业项目推广办公室举办的2010年“健康减肥———专家科普”媒体报告会于日前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与会专家强调 。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全国健康教育事业项目推广办公室王震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 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不应该要求在短期内实现 , 希望一周内、一个月内就能减掉体重数公斤是不科学的 。那种盲目跟着广告宣传 , 不断变化减肥方法 , 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的做法和想法是不可取的 。
■六大方法识别减肥陷井
市场上每年都有宣传减肥产品的“新招”出现 , 报纸电视上的减肥广告也是铺天盖地 ,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如云雾笼罩 。国际生命科学协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组长、前中国预防科学院院长陈春明摆出几点提示 , 供消费者思考判断 。
1、减肥没有奇迹 。防治肥胖的中心原则是以调整膳食与加强体力活动结合 , 持之以恒 ,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成功 , 同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奇迹式的减肥品(或方法)宣称几天、两三个星期能减10斤 , 一定要在脑子里打个问号 。
2、对某种减肥方法一定要追问科学证据 。科学证据就是 , 前后比较 , 横向比较 ,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凡是减肥产品或疗法 , 都要对科学证据知情 , 而不要相信厂家说的“专家组、专家推荐”一句话 。专家被不知情地利用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 。专业刊物发表的数据是个好的参考 , 当然国家权威部门 , 如药监局、卫生部的认可、批号更是产品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
3、减肥速度越快的产品越要打问号 。身体脂肪的燃烧决定于机体的多种因素 , 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 , 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大量的“燃烧” 。如有的产品和疗法宣传中说用了之后当天“口干发热 , 有脂肪燃烧的感觉” , 这可能吗?口干发热是否是副作用?脂肪燃烧人能感觉到吗?是什么感觉?还有据称“一个半月能减48斤” , 就是泻也泻不了那么快 , 除非是处于病态 。
4、减肥产品不应随便组合 。肥胖的综合防治是指以调整膳食与加强体力活动相结合 , 持之以恒 ,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 。不能随意将各种产品组合 , 如药品、保健品、美容产品组成的“疗法”挂上“健康减肥”的桂冠 。保健食品是不允许加药品是法定的 , 如将经批准的保健食品和药品西布曲明捆在一起向消费者销售 , 这是变相的保健品加药 , 理应取缔 。更何况西布曲明是处方药 , 怎能强制性的放在保健品里让消费者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呢?
5、选择减肥药品要有医生指导 。目前我国药监局批准注册的减肥药只有两种 , 即西布曲明和赛尼可 。西布曲明是通过中枢神经抑制食欲 , 它的副作用是和相应的神经系统有关的 , 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口干、失眠、便秘等;赛尼可是通过抑制肠内脂肪吸收 , 其副作用局限于肠道 , 如油便 。肥胖者适合用哪种是要医生根据其身体状况决定 , 并配合其他治疗和不断跟踪调整的 。个人选择减肥药物是危险的 。事实上 , 由于随意吃药减肥造成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事例也发生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