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二 )


佰子仟孙,前百人,后千人 。
结构式内容上都对的上,也算有点意思 。还有人对:
楠榴乘屋,南十人,北千人
“楠榴”:就是楠木做的瘿瘤,就是楠木疙瘩 。“乘屋”:古语翻译出来就是修建房子的意思 。南+十+人=楠字,北+千+人=乘字 。
这样拆字也有点奇特之处,可供消遣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二、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
传说宋朝仁宗时期的宰相吕蒙正,幼时家境贫寒,缺衣少吃 。一日,私塾先生带领几个学童上山游览,吕蒙正因未吃早饭,肚中饥饿,看到有一山泉,忙跑过去伏下身子饮水充饥 。先生见此情景,知其必是饥饿所致,便即景出联问曰:
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欠”、“食”是繁体“飲”(饮)字,“白”与“水”是一个“泉”字 。吕蒙正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一听这副拆字联就触到了他的痛处,勾起他无限愁情 。他当即对出了下联: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
他将“才”与“门”组成“闭”字,“卡”拆为“上”“下”二字,既说出了自己家境困难情况,又与上联相对甚妙,十分应景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先生听完后,深爱其才,怜其清贫,就把他领到自己家中,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且免费让其学习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后来,吕蒙正终于在大考中被钦点为状元,最后还做到了一品首辅,可以说是逆袭典型了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三、乌不如鸟,只少胸中一点墨 。
话说清朝有位尚书叫乌达峰,还有个大学士叫恽次远,某年二人任浙江正副主考 。但乌某不学无术,恽某处事不公,于是有学子题撰联语来讽刺他们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上联:乌不如鸟,只少胸中一点墨
下联:军无斗志,都因偏了半边心
上联充满了讥讽之意,联中“乌”暗指乌达峰,“乌”字少一点便不像“鸟”,暗讽乌达峰是一草包,肚子没有半点的墨水,可谓是胸无点墨,非常巧妙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下联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联中也是融入了恽次远的姓氏,“恽”字竖心旁位于一边,称其心偏了 ,讽刺其作为主考不能公正严明,自然也就军无斗志了 。
整个对联拆字巧妙,堪称讽刺经典之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四、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传说八国联军侵华,肆意践踏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侵占北京后举行所谓的“议和会议” 。
洋人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趾高气扬地谈论着,而清朝政府的官员们却垂头丧气,等待洋人们提出“议和”(宰割)条件 。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分片切瓜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文章插图

会前,一个洋人傲慢地说道:“你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叫做对联;听说要求语句对称,严密工 。我现在出上联,你们可否对出下联?”这个洋人接着出的上联是: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
他利用了拆字原理,琴瑟琵琶本为乐器名,这里拆开八个王,且都位于上方,道出了八国联军乃“八大王”且“王王在上”,实在是嚣张至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