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

宝宝脑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
宝宝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等 。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脑发育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的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即使同一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 。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1.运动发育落后:患儿可在新生儿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和觅食反应均差 。正常情况下,3个月小儿时俯卧位能抬头、仰卧位时常有踢腿或交替的蹬踢动作,4~5个月时双手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性瘫痪的患儿这类活动相对减少 。正常小儿在1岁以内尚未形成左利或右利,而痉挛型偏瘫患儿则表现为经常只用一侧手持物,另一侧活动少,且常是握拳状 。也有小儿表现为无目的的不随意运动增多,舞蹈样,动作不协调 。
2.肌张力异常:痉挛型脑性瘫痪在新生儿时期大多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少数可出现肌张力增高;随月龄增长而肌张力逐渐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瘫患儿在1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年龄增长出现齿轮状或铅管状肌张力增高 。
3.姿势异常:患儿的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缓消失有关 。
4.反射异常: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有时可引出踝阵挛及巴氏征阳性 。还可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
本内容由吉林省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姚洪宇审核
【宝宝脑性瘫痪有哪些早期症状?】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