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不好的宝爸宝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 二 )


有人说:家贫出赤子,国难见忠贞,奇迹总是在厄运中诞生 。因此,家庭条件不好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
我老家的一位邻居,夫妻小学毕业,他们有三个孩子 。每天干活回来后,他就给孩子说:孩子,咱家当时条件条件不好,你爷爷奶奶没有供应我上学 。因此,我连小学的知识,我都不会 。他的孩子放学回来就说:爸爸,我给你讲 。爸爸天天就坐在一旁认真的听孩子讲 。就这样,一直从小学教到初中,一直讲到高中 。慢慢的孩子习惯形成了 。家长每天放学后,再苦再累,第一件事认真的听孩子讲课 。陪伴孩子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历程,后来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学习,争着给爸爸讲课,精益求精,踏实勤恳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也懂得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每逢周末或假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或农活 。
最后,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 。
谢邀!
温室里培养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条件再好的父母,不一定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条件再差的父母,只要用心倾情也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60年代末,偏僻农村,放一场电影十分稀罕,对孩子来说,感到这玩样太神秘,于是打起灯笼火把,十里八里也要赶去观看,但是孩子们摸黑又翻山越岭很多不安全隐患,有的父母强硬阻拦,有的父母熬更守夜陪着去看,还有的父母采取激励方式说服他们 。"你们跟着电影队屁股后面跑来跑去,显得太愚蠢,累死累活还只看到电影尾巴,不如把这个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功课,把学习搞好了,考到县城去读书,把书读好了还有可能在县城有个工作,到那时天天可以座在大礼堂看电影,风不吹、雨不淋,该多好啊!"从此,他的孩子记住父母的这番话,明白好好学习才有出路的道理 。这里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给他一个观点、给他一个生存之道,有益一身 。教育孩子不论生活条件好或不好,在于父母的策略和方式方法 。
先去把生活条件过好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开发,天性爱玩 。你可以利用自己家的条件来教育孩子 。不是条件好孩子就教育的好,好品行,好性格,单看你怎么教育 。
家里务农,可以让孩子搭把手,不要小气,帮忙浇浇菜地,帮忙扫地,玩泥巴,堆土人这练手也很好呀 。孩子面前,表现的弱一点,让孩子多帮忙,累了让孩子帮忙拿个拖鞋,端个水,帮你揉揉肩,虽然小手没力气,但也懂得感恩 。我就是这么做的,我的小宝每次吃饭前先把凳子摆好,家里有几个人摆几个凳子 。吃完饭还自己把凳子一个一个的放好 。我家宝贝才两周多,就开始帮我扫地了,我这当妈妈的偷个懒,扫不好可以让妈妈帮忙 。
所以,教育孩子不在条件,在你通过哪种方式去教育!
诚谢邀请! 不了解
个人有个人的方式
【生活条件不好的宝爸宝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家庭条件和教育孩子没有矛盾,教孩子只需爱心,耐心,恒心,决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