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佛教的人 , 想要更好的深入了解到佛教思想的宗旨 , 那么修禅悟道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 禅修就是就是其中一个最好的办法 。禅修的过程就是逐渐让心灵净化及得解脱自在 , 使自己向善的过程 。那么属于禅修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禅修的巴利文意思是“心灵的培育” , 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其实践方法就是以“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学为主 , 辅以四梵住(慈、悲、喜、舍)、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 使无论是过出家生活的人 , 还是过在家生活的人 ,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 。
随分随力地行践八正道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 逐渐减少烦恼的困扰和贪欲、嗔恚、愚痴的束缚 , 逐渐让心灵净化及得解脱自在 , 使自己向善、向觉悟解脱的方向前进 。任何一个发心修习的人 , 都能从这些平实的修习中逐渐体会到极有意义、极具价值的觉悟真理 。
【禅修的核心是什么?培育最美好的心灵】开始修行时 , 可以先找个安静且适合禅修的地方 , 以舒适自然的姿势坐着 , 上身保持正直 , 然后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 。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 。
只应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来感觉气息的进出 , 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 。如果跟随气息进出 , 将难以成就禅定 。反之 , 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那一点觉知气息 , 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
禅修 , 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逐渐让心灵净化及得解脱自在 , 使自己向善、向觉悟解脱的方向前进 。禅修是一种工具 , 好比说学天文 , 需要高倍的望远镜 。学习宇宙与人生的终极智慧 , 就需要一个灵敏的心灵 。
我们平时的心太浮躁、散乱、迟钝 , 对很多真相茫然无知 。例如 , 我们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的升起、发动 , 不能观察到身体细微的能量波动 , 不可能感触到别人的思想 , 当然更不可能知晓前世因缘、宇宙来往的知识 。
我们只能凭着自己的感官体验决定喜乐、好恶 。比方说 , 大多数人喜欢淡蓝淡绿的颜色 , 爱听悦耳的曲目 , 爱看帅哥美女等等 。我们觉得这是本性 , 以佛法来说 , 这是比较可悲的 , 人类陷在感官触觉里还不知道出离 。
南传整理的四十一种 , 适合不同的根性 。传统上 , 佛教的入门禅修是“二甘露门” , 也就是出入息(安那般那禅)和白骨观 。北传的加上三种 , 合称“五停心观”:出入息观、白骨观、界分别观、因缘观、慈心观 。后代又发展起念佛禅 。南传的则以出入息观为核心 , 以白骨观、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 , 称为四护卫禅 。
【结束语】现如今的孩子启蒙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 与其培养出他的好成绩 , 还不如先把心灵美化培养出来 。
- 神学家是什么意思?宗教中的科学家?
- 伊斯兰教主麻日是怎样的一个日子
- 佛教常见法器,降魔杵的作用效果
- 什么牌子的幼童衣服好 儿童衣服品牌排行
- 坐副驾驶的十大禁忌
- 梦见爆炸是什么意思
- 梦到输液是什么意思
- 9楼的房子风水怎么样
- 男性和女性的区别是什么?
- 快速有效健康减肥食谱 :1天瘦1斤的瘦身食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