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 , 是中国古代两个相当重要的思想流派 , 是华夏文明的夜空之中两颗闪耀的明星 。
儒道两家的思想 , 至今还对中国甚至世界 , 保有重大的影响力 。
那么 , 道家和儒家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让道家文化为你释疑 。
【百家文化之道家和儒家的区别和联系】道家和儒家 , 均起源于春秋末期 , 道家思想最早来于老子 , 后有庄子继承与发展 , 其认为“道”为世界本源 , 主张清静无为 , 道法自然;而儒家思想则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 所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 以“仁”为核心理念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中心思想 , 倡导的是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等等 。那么道家与儒家之间有何区别呢?
一、理想人格的不同
儒家的理想人格 , 应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 , 以救世安民为己任 , 富于理想 , 谆谆教人 , 死而后已 。也就是说 ,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 , 应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理想人格 , 则应具有高度的悟性和思维能力 , 以宁静淡泊为操守 , 冷淡世情 , 向往自得 , 其于外物 , 顺乎自然而已 。如此看来 , 道家的典型人物 , 应为清修隐者 。
二、人性论的不同
儒家的人性论 , 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 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 , 则看到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 , 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 , 对人性的桎梏和对个性的摧残 。
三、人生观的不同
儒家的人生观 , 是入世的 , 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 , 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 , 内以修身 , 充实仁德 , 外以济民 , 治国平天下 ,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 。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 , 以天下为己任 。
道家的人生观 , 则是出世 , 是“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牵绊 , 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 , 既反对心为形役 , 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 , 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 , 必然自为而相因 , 成就一个和谐宁静的社会 ,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 , 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 , 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 。
四、思想核心不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重仁尚礼” , 强调仁者爱人 , 必须克己复礼 , 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 , 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和提高道德水平 , 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
而道家则以“道”为世界本源 , 讲求清静无为 , 天人合一 , 其思想核心为道法自然 , 观点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色彩 。
道家和儒家在诸多不同中 , 也有其共同点 , 在于二者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 , 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
一、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 。
儒道皆认为天人是一体的 , 人类来源于自然 , 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 , 两者息息相关 , 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不可破坏天人的合谐 ,
- “放下佛经,立地杀人”竟是出自鲁迅之口?
- 禅宗文化介绍,禅宗文化的代表是谁
- 佛教文化故事:佛陀本生故事一二则
- 帝王之路打小腿哪一集
- 上帝之手为什么算进球
- 情侣之间暖心套路
- 100句鼓舞人心的励志语录
-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 给孕妇买什么礼物好?
- 以家人之名谁和尖尖在一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