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往 事 知 多 少。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阑 玉 砌 应 犹 在 , 只 是 朱 颜 改。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南唐后主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品开首二句已经把我们带了进去 。我们不是帝王,不是生活在宋代 。但似曾经历,相知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谁又会没此经历?
”唐诗宋词”,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
《沧浪诗话》是宋人严羽所著的一本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祐年间 。
该书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近代 。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
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 。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
诗法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
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 。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最忌骨董,最忌趁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
诗难处在结尾,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尾,若南人便非本色,须参活句,勿参死句,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
【沧浪诗话诗辨的主要观点 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呟于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 。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