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
【春晓这首诗表达的意思 古诗春晓的意思全解】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
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南方人都要祭祀祖先,北方有没有这种风俗?
- 做这种运动赶走很多妇科病
- 漫威《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奇异博士为何说就这么点人?
- 免费分享这24条正能量语录 正能量阳光心态的句子
- 快速有效健康减肥食谱 :这样吃沙拉会很瘦
- 小猴学种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明明没有龙这种生物,为什么中西方传说中都有关于龙的记载?
- 猫这一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我想知道怀孕快3个月了,现在吃什么吐什么,这种现象到什么时候结束?
- 你们还在认为八九斤的那是鳊鱼吗?正确区分鲂鱼,鳊鱼的方法在这 边鱼是什么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